-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中级工相关知识)
B-A-A (相关知识—降水、水面蒸发观测—观测作业)
B-A-A-001 B 3 5 安装人工观测雨量器
{A} {.XZ}埋入土中的深度要能保证雨量器安置牢固,在暴风雨中不发生抖动或倾斜。
(A)基柱 (B)雨量器 (C)围场栏杆 (D)水尺桩
{B}A
{A}要使用特制的带圆环的铁架套住雨量器,铁架脚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基柱上,保证雨量器的{.XZ},还要便于观测时替换雨量筒。
(A)经受风雨 (B)能耐日晒 (C)安装位置不变 (D)草坪不高
{B} C
{A}要使用特制的带{.XZ}的铁架套住雨量器,铁架脚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基柱上,保证雨量器的安装位置不变,还要便于观测时替换雨量筒。
(A)方箍 (B)麻绳 (C)铅丝 (D)圆环
{B} D
{A}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XZ}m。
(A)0.5 (B)0.7 (C)1.0 (D)1.2
{B} B
B-A-A-001 C 3 5 安装人工观测雨量器
{A}如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 mm,且多年平均降雪量占年降水量达10%以上的雨量站,在降雪期间用于观测降雪量的雨量器口的安装高度宜为2 m;积雪深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安装高度,但一般不应超过3 m,并要在器口安装防风圈。
{B}√
{A}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2 m。
{B}×
B-A-A-002 B 3 5 使用雨量器观测降雪降雹
{A}在降雪或降雹时,应取掉雨量器的{.XZ}和储水器(或换成承雪器),直接用储水筒承接雪或雹。
(A)漏斗 (B)雨量器 (C)围场栏杆 (D)水尺桩
{B}A
{A}在规定的观测时间以备用储水筒替换已经承接雪或雹的储水筒,并将后者加盖带回室内,待雪或雹自然融化后(严禁用火烤),倒入量雨杯量测雪或雹的降{.XZ}量。
(A)雪 (B)水 (C)雹 (D)雾
{B} B
{A}取定量的温水加入储水筒内快速融化雪或雹,用量雨杯量出总水量,再{.XZ}的温水量,也可得到降雪或降雹的降水量。
(A)减去 (B)加入 (C)减去加入 (D)加入减去
{B} C
{A}配有感量不大于1 g台秤的测站,可用称量法。称量前,应将附着在筒外的降水物和泥土等杂物清除干净。称出雪或雹的质量后,再称出{.XZ}质量的水倒入量雨杯量读,得到降水量。
(A)同深度 (B)同体积 (C)不等 (D)同样
{B} D
B-A-A-002 C 3 5 使用雨量器观测降雪降雹
{A}在降雪或降雹时,应取掉雨量器的漏斗和储水器(或换成承雪器),直接用储水筒承接雪或雹。
{B}√
{A}在规定的观测时间以备用储水筒替换已经承接雪或雹的储水筒,并将后者加盖带回室内,用火烤融化雪或雹成热水,倒入量雨杯量测雪或雹的降雪量。
{B}×
B-A-A-003 B 3 5 雪深的观测方法
{A}可在观测场安置面积为{.XZ}的测雪板进行雪深测量,每次测量雪深应分别测三点,三点相距离开{.XZ}。
(A)1 m1 m…0.5 m (B)0.5 m1 m…1 m (C)0.5 m0.5 m…1 m (D)1 m1 m…1 m
{B}A
{A}可在观测场附近选择一块平坦、开阔地面,在入冬前平整好,并做上标志作为测雪深的场地。每次测量雪深应分别测三点,三点相距离开5~10{.XZ}。
(A)mm (B)cm (C)dm (D)m
{B} D
{A}每次测量雪深应分别测三点,且每次测点位置{.XZ}重复。
(A)可 (B)宜 (C)不应 (D)应
{B} C
{A}未测雪压时,可将雪深与同期用雨量器观测的{.XZ}建立关系(应考虑降雪形态),必要时也可乘以0.1系数将雪深折算成降水量。
(A)降水量 (B)降雪量 (C)降雹量 (D)雾雨
{B} B
B-A-A-003 C 3 5 雪深的观测方法
{A}为将雪深折算成准确的降水量,当雪深超过5 cm时,可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量与雪深相应的雪压(记至0.1 g/cm2)…10…10 (B)10…20…10 (C)10…10…20 (D)20…20…20
{B} D
{A}20 cm口径蒸发器每{.XZ}应换水一次。
(A)1天 (B)5天 (C)旬 (D)月
{B} C
{A} {.XZ}换水前一天应用备用蒸发器加上20 mm清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中考化学汇编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 2015年中考科学模拟21.doc
- 2015年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doc
- 2015濮阳食品安全法竞赛试题.doc
- 2015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考核.doc
- 2015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doc
- 2015时政1-10月国内部分(阅读版).doc
-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第四节存货重点.doc
- 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样表.doc
- 川庆实习报告.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