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绪论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1.1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 1.2 单工序与制造系统 1.3 零件与机器 1.4 各项要求 1.5 主要参考教材 1.1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 1.1.1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定义 1.1.2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3 制造业的发展 1.1.4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1.1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定义 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总称,是国民经济得以发展也是制造业本身赖 以生存的关键技术。 先进的制造技术使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处于有竞争力的地位。 制造技术支持着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事例1 半导体、晶体管是美国发明的,由此兴起的微电子工业也可以说纯粹是美国的首创工业。然而在70~80年代间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其半导体的市场份额由60%降到了40%,消费电子产品则几乎全军覆没。电视机仅有15%的国内市场,其余全部被日本占领。 事例 2 汽车的大批大量生产方式出自美国,汽车工业也成为美国 的最大工业。 1955年:美国进口汽车仅占1%; 1987年:美国进口汽车上升到31%; 1989年:美国汽车世界市场占有率从75%下降到25%; 事例3 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造 技术和制造能力的竞争 美国在9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AMT)。1994年被美国政府定为“先进技术制造年”。 日本:“智能制造技术” 德国:“面向未来的生产” 英国:“国家纳米计划” 韩国:“G-7计划” 欧共体:“尤里卡计划” 2001年中国工程院组织25位院士和40多位专家对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作用、地位及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向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提交了: 《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研究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进一步完善与开拓; 加工技术向高精度发展; 加工技术向高精度发展; 加工技术向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 按2001年统计,我国制造业由29个行业组成,主要的可归为三类: 轻工纺织制造业:占 30.58% 资源(包括原材料和能源)加工工业:占 33.93% 机械电子制造业:占 34.16%。 相对发达国家,我国机械电子制造所占比例偏低。 以1996年为例: 美国为 41.6%、日本为 43.63%、德国为46.4%、 法国为39.63%、英国为37.33%、韩国为45.3%。 1、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重大装备的能力不断提高 葛洲坝枢纽工程170兆瓦、转轮直径11.3米轴流式水电机组; 300兆瓦核电站成套设备;50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 葛洲坝枢纽工程170兆瓦、转轮直径11.3米轴流式水电机组; 300兆瓦核电站成套设备;50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 曙光、银河、联想等巨型计算机 新舟60客机 贴地飞行 制造业总体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众多制成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制造大国但非制造强国” 各具特色的制造业聚集地逐渐形成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家电、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聚集地; 东北重大成套设备制造聚集地、川陕国防装备制造聚集地等正稳定地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仅为美国的1/5、日本的1/4。 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过低,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 制造业结构呈轻型化状态,表现为机械电子制造所占比例偏低。装备制造能力尤为偏低。 4、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突出表现为: ①机械产品技术来源的57%来自国外,绝大多数电子及通信 设备的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②产品开发周期过长,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我国 机械新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美国(1990年)新 产品设计周期3个星期,试制周期3个月。 ③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普及率较低, 与发达国家存在着阶段性差距。 5、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冶金 等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分别为51.86%、54.45%、54.9%、 46.09%和35.55%。 2010年 “制造业白领” 满足于订单的制造企业,也招收大学毕业生,去从事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渠道; 中国制造业能够通过“制造业白领”来转型,那中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