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1?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3.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二)讲读第2段。?1.指名读第2段。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三)作业。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