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②抢滩和出滩作业步骤 抢滩前应注入压载水,使船舶吃水差与坡度相适应; 船首抢滩好,应保持船身与岸线垂直,慢速接近, 适时停车; 随着船首上滩时,可抛下双锚,以便稳定船身且有 助于出滩。也可在抢滩后,将锚向后抛出; 抢滩后应争取在下一高潮来临之前将破洞堵好; 出滩时,排除压载水,等高潮来临时收绞双锚,配合 倒车,船舶将慢慢出滩。 2011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 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大连海事大学 联合编制,大连海事大学钟铭教授 任主编的《国家海上搜救手册》出版。 (1)海上搜救中现场指挥的协调 救助协调中心、救助分中心收到遇险信号后,应立即 派出专业搜救船舶或飞机,或应招事发现场附近的船舶 参与搜救行动。 当两个或多个搜救设施共同参与一个搜救任务时,由指定的现场协调人(OSC)来协调搜救行动,其他参与搜救的设施则按现场协调人的指示参加搜救活动。 (2)船舶实施救助应考虑的一般事项 系好攀网、撇缆、绳梯等便于落水人员攀爬的设施; 指定若干船员使用适当装备下水中救援幸存人员; 释放救生艇和(或)救生筏; 在船舷系靠救生筏或救生艇,做为登船站; 恶劣天气时,应考虑使用镇浪油来减小海浪的影响; 做好准备,提供初步的医疗处置。 (3)释放救生艇及接近落水人员的方向 如海面有风浪,应将船舶驶至落水者的上风侧,释放 下风舷救生艇。 一般情况下,救生艇最好从下风靠近落水人员,如果 遇难船舶发生火灾,可能需要从上风接近。 救助落水者的操船 (1)人员刚落水时的紧急措施 投下就近的救生圈、自发烟雾信号。 停车并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摆开船尾。 发出人员落水警报。 派专人携带望远镜登高了望。 报告船长,通知机舱备车,操纵船舶驶近落水者, 并准备放艇救助。 (2)驶近落水者船舶操纵方法 IMO A.601决议要求船舶进行人员落水的操纵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列入“操纵性手册”中,以便使用。 人员落水后的船舶操纵行动: 立即行动:操船者发现人员落水后立即采取操船行动。 延迟行动:操船者接到人员落水报告后采取操船行动。 人员失踪:操船者接到人员失踪报告后采取操船行动。 人员落水后的船舶操纵方法: ①单旋回 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 落水者过船尾加速,距落水者方位差20°或 航向改变250°时正舵,并停船,放艇施救。 仅适用“立即行动”; 不适用“延迟行动”和“人员失踪”。 ②双半旋回 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 驶过落水者后加速,船首转过180°时把定,沿 返航向航行,落水者处于正横后30°时向落水者 一舷满舵旋回180? 把定; 适时减速停船,放艇施救。 仅适用“立即行动”或“延迟行动” ; 不适用“人员失踪”。 ③威廉逊旋回(Williamson) 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 当船首转过60°时,向另一舷操满舵; 当船首与原航向的反航向相差20°时正舵, 待驶到原航向的相反航向时把定; 适时减速停船,放艇施救。 能准确地把船舶带到落水者位置, 但所需时间较长 ; 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是能有效的接近落水者; 最适用延迟行动,也适用立即行动和人员失踪。 ④斯恰诺旋回(Scharnow) 向任意一舷操满舵; 当船首转过240°时,向另一舷操满舵; 当船首与原航向的反航向相差20°时正舵, 待驶到原航向的相反航向时把定; 适时减速停船,放艇施救。 返回原航向不够准确; 比威廉逊旋回节约1-2海里航程的时间; 仅适用“人员失踪”,不适用“立即行动”和“延迟行动”。 直升机救助时船舶应采取的措施 (1)船舶与直升机之间的通讯 直升机到达之前,船舶应保持在VHF16频道守听。 船舶与直升机之间至少在下列方面应进行信息交流: 船舶位置; 到达指定集合地点的航向和航速; 所处海域的气象、海况情况; 如何从空中识别本船(如旗帜、橙色烟雾信号、聚光灯或日光信号灯等) 。 (2)直升机降落或吊运区的位置 直升机降落或吊运区:船上操作区。 作业区内确定最佳清爽区位置,如没有障碍物的 连续甲板。可以在甲板上标出一个区域,漆写一个“H” 表示用于直升机降落,或涂成黄色以表示仅用于吊运。 (3)船上安全准备 所有相关的船员或需转运的人员都应穿好救生衣。 当穿救生衣可能使伤病人员的状况恶化时,可以 不穿救生衣。伤病人员不应穿戴松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