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 炼钢的两大方法 方法一:固体渗碳制钢技术(春秋后期) 用块炼铁(或熟铁)做原料,利用渗碳技术增加碳分。 (注)熟铁的碳含量比钢低,所以要提高碳含量以得到钢。 具体办法: 用块炼铁放在炭火中加热渗碳;易 用优质块炼铁配合定量的渗碳剂和催化剂,密封加热渗碳。难 方法二:脱碳制钢技术(战国时代) 碳以含碳量高的生铁为原料,采用脱碳方法炼制成钢。 (注)生铁的碳含量比钢低,所以要降低碳成分以得到钢。 具体方法: 把比较薄的生铁铸件经过脱碳退火,使其变成钢件; 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后,经过炒炼,使其氧化脱碳而成为钢。 春秋时期 从春秋晚期起,中国独特的炼钢技术开始出现,国家之间的战争越演越烈,良剑和良匠是各国争夺的焦点。 《越绝书》的传说:楚王派风胡子到吴国,请欧冶子,干将“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叫做龙渊,泰阿,工布。 春秋时期----九州扬威兮春秋争雄 《吴越春秋》记载:干将,莫邪宝剑的传说。 春秋时期----九州扬威兮春秋争雄 徐吴之战,徐败 争 欧冶子--干将的师兄 吴王阖闾 干将 钢的诞生 《吴越春秋》记载: 干将在冶炼宝剑之前,“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铁精:一种质量较精的用块炼法炼成的海绵铁;金英:一种含碳量较多的渗碳剂。) 冶炼时,把“铁精”和“金英”焖在炉中一起鼓风加热,当温度足够高时铁块的表面熔解,碳不断渗入熟铁,炼制成中碳钢和高碳钢。 铸剑的神圣(铸剑宗师欧冶子) 切肤放血 铸铁熔铜 炼钢歌诀 踏千嶽,登高巅 八荒采奇石 六合聚金英 冶成筑炉兮逐渐成军 烈焰起,紫气腾 姑苏淬天火 吴山砺宝锋 铁水铜浆兮炼钢锻形 九州扬威兮春秋争雄 莫邪焚身以火 (金铁之精,不消沦流) 《剑诀》 宝剑之化,须待人气而合成 方得鬼神之助,以克全功 天帝下降,百神临观 血肉铸剑,人物同熔 莫邪卫天去,干将跨长虹 (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美丽的传说背后的科学道理 《吴越春秋》:干将作剑,......于是莫邪断发剪爪,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 科学真相:我国古代炼铁使用木炭做燃料,又不采用含有磷质的熔剂,因而古代生铁中含磷量很低。而古时所用的铸铁炉,实不易发生相当温度,使铁充分熔融,需加相当磷份,熔融方易。中国古代虽没有明确的关于磷的化学知识,但从经验上发现融铁吸收骨质后较易铸作。 莫邪的“人物同熔”的本质:含磷的有机物投入炉中,焖在炉中再鼓风加热,磷质就使铁块表面熔解而起强烈的碳化作用,形成部分熔点较低的铸铁,从而流入海绵体似的铁块各部分疏松的空隙中。这样碳不断渗入,炼制成中碳钢或高碳钢,就可以用来锻造宝剑。 脱碳制钢技术的诞生(战国时代) 基本原理:以生铁为原料,适当控制温度时间,想办法让生铁里的碳被氧化成气体脱掉,铸件的金属组织就全部从铁变成了钢;但仍保留有缩孔,气眼等特征性铸造缺陷。 优点:由表及里有控制的适当的脱碳,使基本不析出石墨; 钢件中夹杂物很少,这是由于生铁铸件中夹杂较少 公元前2-前1世纪的西汉年代,白口铁工具整体通过脱碳退火成为钢件之后,再在刃口部分进行局部渗碳或加工锻打,以提高刃部的硬度和锋利程度。 用这种铸铁脱碳钢在西汉年间广泛使用,工匠对于脱碳和渗碳工艺的作用,已经有经验性的了解。在农业上,斧镰等农具和兵器又官冶作坊生产。从外形看是铸件,从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看基本是钢,而且夹杂物极少。 脱碳制钢技术的发展(汉代) “炒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西汉后期) 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对钢制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熟铁块炼法和生铁脱碳炼钢均不能满足要求。在西汉后期创造了“炒钢”技术。 “炒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西汉后期) 工序简介:先寻求铁矿石,冶炼成生铁水(熟铁在当时是不可能熔化成铁水的),即所谓“烧冶之使成水”,然后炒炼成钢(即高温搅拌,增加氧气和铁的接触面,使液体中的碳氧化),再反复锻打(生铁是不可能经过锻打制成钢材的),制成莫邪一类的钢剑。即所谓“万锻之,乃成莫邪”。炒钢技术的发明使得百炼钢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炒钢”技术的广泛使用(东汉)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所著的《论衡.率性篇》中提到: “更熟锻炼,足其火,齐其铦”。认为世间价值千金的宝剑,原来就是矿山中的普通的铁。冶工把它们锻炼成锋利的剑,岂是锻炼的原料有什么不同,而是由于锻炼到家。 东汉炼钢技术的进步,铁工具已多用钢刃。 贾公彦疏:“汉时斧近刃,皆以钢铁为之”。到三国时代,用钢制作兵器更加广泛。陶弘景《刀剑录》:“吴王孙权黄武四年,采武昌山钢铁,作千口剑,万口刃,各长三尺九寸,刀口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 百炼钢的鼎盛时期---三国 魏太子丕造百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新高考2022级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水利监理质量控制体系.doc
- [五年级英语下册.doc VIP
-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机场航站楼装修工程》投标技术标文件.doc
- GB_T 15114-2023 铝合金压铸件.docx
- 2021年第四期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初级实操题(三).pdf VIP
- 【最全】usedtodo,beusedtodoing用法辨析及练习(带答案).pdf VIP
- 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第六版刘雪清答案.pdf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VIP
- 招投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