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序号 与医用放射线有关的防护标准名称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皮肤病诊断标准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 个人胶片剂量计 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 γ远距离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 GBZ95-2002 GBZ96-2002 GBZ98-2002 GBZ99-2002 GBZ101-2002 GBZ104-2002 GBZ105-2002 GBZ106-2002 GBZ120-2002 GBZ126-2002 GBZ128-2002 GBZ129-2002 GBZ130-2002 GBZ131-2002 GBZ134-2002 GBZ138-2002 GBZ141-2002 GBZ/T145-2002 GBZ/T149-2002 GBZ/T151-2002 GBZ/T152-2002 与医用放射线有关的防护标准 我国放射防护的发展简史 1、初创阶段(1949~1957年) 国家把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列为重点项目,1957年2月卫生部首次把接触电离辐射工作者所患疾病列为职业病,各使用放射源的单位自已进行防护管理,这一阶段基本上处于自发管理阶段。 2、发展阶段(1958~1965年) 我国已建成第一座研究性核反应堆,能生产33种放射性同位素,已建立了核工业体系,1958年7月卫生部成立了射线防护处,1960年国务院第93次会议,批准发布了《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同年在各省成立卫生防护机构,1963年卫生部、劳动部、二机部向国务院报告,对二机部所属厂矿院所建立“营养保健制度”,1964年卫生部、国家科委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建立45个承担核试验监测任务和放射卫生防护的监测站。 放射性 危害 分类 放射性危害可分为内照射和外照射两大类 外照射:来自体外的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内照射:放射性同位素进入人体产生的照射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是来自外照射的威胁 放射性 防护 内照射 空气 放射性 防护 内照射 工作服(包括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及特殊防护用品 工作服一般采用白色棉织品制成 拖鞋、解放鞋或胶鞋均可作为工作专用鞋 医用乳胶手套和塑料手套都能满足操作放射性物质要求 上述用品尺寸、型号要选择合适,使用、清洗后作污染监测,如超过控制水平,不可再用 放射性 防护 内照射 正确使用防护口罩,是减少工作人员放射性物质摄入量的重要手段 普通口罩对放射性气溶胶过滤作用不明显 需使用以超细合成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口罩,保持脸面与口罩的严密接触,注意防止侧漏 放射性 防护 内照射 所有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应放在指定地点,严禁将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出放射工作场所或移至非放射性区使用 离开工作场所时,应仔细洗手,并作污染监测 在高放工作场所操作人员,工作完毕应进行沐浴 放射工作场所内严禁进食、饮水、吸烟和存放食物 放射性 防护 外照射 铝 放射性 防护 基本措施 1、缩短受照时间—时间防护 放射性 防护 基本措施 2、增大与源的距离—距离防护 放射性 防护 基本措施 3、设置防护屏障—屏蔽防护 放射性 防护 基本措施 放射性 防护 一、外照射 0.5mm铅当量的橡胶制成的防护衣、防护帽、防护颈套、防护巾、防护围裙等 0.25mm铅当量的橡胶制成的铅橡胶手套等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一、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一)放射实践正当化 (二)放射防护最优化 (三)个人剂量限值 二、放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 (一)基本限值 (二)导出限值 随机性效应(8) 职业照射 生育率、不孕率、活产婴儿性比例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