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自由度手腕: 翻转(R关节):手腕的关节轴线与Z轴线共线,回转角度不受结构限制,转360°。 俯仰(B关节):手腕关节轴线与Y轴线共线,转角度受结构限制,小于360°。 偏转(B关节):手腕关节轴线与X轴线共线;转角度受结构限制,小于360°。 2. 手部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夹持力。 (2)保证适当的夹持精度: 手指应能顺应被夹持工件的形状,应对被夹持工件形成所要求的约束。 (3)手部自身的大小、形状、机构和运动自由度: 主要是根据作业对象的大小、形状、位置、姿态、重量、硬度和表面质量等来综合考虑。 (4)智能化手部还应配有相应的传感器: 由于感知手爪和物体之间的接触状态、物体表面状况和夹持力的大小等,以便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等。 按手爪的运动形式分: 回转型: 当手爪夹紧和松开物体时,手指作回转运动。当被抓物体的直径大小变化时,需要调整手爪的位置才能保持物体的中心位置不变。 平动型: 手指由平行四杆机构传动,当手爪夹紧和松开物体时,手指姿态不变,作平动。 谐波齿轮传动中,刚轮齿数z1略大于柔轮齿数z2, 齿数差应等于波数或波数的整数倍 目前多用双波和三波传动。 波发生器的长度比未变形的柔轮内圆直径大。 当波发生器装入柔轮内圆时,迫使柔轮产生弹性变形而呈椭圆状,使其长轴处柔轮轮齿插入刚轮的轮齿槽内,成为完全啮合状态; 而其短轴处两轮轮齿完全不接触,处于脱开状态。 当波发生器连续转动时: 迫使柔轮不断产生变形,使两轮轮齿在进行啮入、啮合、啮出、脱开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各自的工作状态,产生了错齿运动,实现主动波发生器与柔轮的运动传递。 刚轮固定,波发生器H输入,柔轮2输出: 柔轮固定,波发生器H输入,刚轮1输出 例 有一谐波齿轮传动,刚轮齿数为200,柔轮齿数为l98,若:(1)刚轮固定,柔轮输出,求该谐波传动的传动比。 (2)柔轮固定,刚轮输出,求该谐波传动的传动比。 解: (1)刚轮固定,柔轮输出,速比为: 负号表示柔轮输出转向与发生器转向相反。 (2)柔轮固定,刚轮输出,速比为: 正号表示刚轮输出转向与发生器转向相同. 三自由度手腕的结合方式: RRR型手腕结构示意 RRR型手腕,制造简单,机械效率高,应用普遍 RRR型手腕关节远程传动示意图 好处:把尺寸、重量都较大的驱动放在远离手腕的手臂后端,作平衡重量用,减轻手腕重量,改善了机器人结构的平衡性。 二、腕部的典型结构 1.单自由度回转运动手腕 回转油缸直接驱动的单自由度腕部结构 1—回转油缸;2—定片; 3—腕回转轴;4—动片;5—手腕 2. 二自由度BR腕部 采用轮系实现手腕翻转和俯仰 手腕的翻转:S轴传递,手腕与锥齿轮4为一体。 手腕的俯仰:传动轴B —锥齿轮5、6 —传动轴A,手腕的壳体与A 连接为一体。 诱导运动: S轴不动传动轴B 运动 结构紧凑、轻巧、传动扭矩大,能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性能,在示教型的机械手中应用较多。 3.三自由度手腕 1)液压直接驱动三自由度BBR手腕 M1、M2、M3是液压马达,直接驱动手腕,实现偏转、俯仰和翻转三个自由度。 M1 M2 M3 关键是设计和加工出尺寸小、重量轻、驱动力矩大,驱动特性好的液压驱动马达。 2) 齿轮-链轮传动三自由度RBR腕部 齿轮链轮传动三自由度手腕原理图 1—油缸;2—链轮;3、4—锥齿轮;5、6—花键轴T;7—传动轴S;8—腕架;9—行星架; 10、11、22、24—圆柱齿轮;12、13、14、15、16、17、18、20—锥齿轮;19—摆动轴; 21、23—双联圆柱齿轮;25—传动轴B 偏转运动 在上图示两自由度手腕增加一个偏转运动。 油缸1活塞移动→链轮2 →锥齿轮3、4 →花键轴5、6转动,花键轴6与行星架9连成一体,行星架作偏转运动。 回转运动: 轴S旋转→Z10/Z23、Z23/Z11→Z12、Z13→Z14、Z15 →手腕与锥齿轮Z15为一体→手腕实现旋转运动 俯仰运动: 轴B旋转→Z24/Z21,Z21/Z22→Z20、Z16 →Z16、Z17→Z17、Z18→轴19旋转 手腕壳体与轴19固联,实现手腕的俯仰运动 诱导运动:轴B、轴S不转而T轴回转 轴B、轴S不转→齿轮Z23、Z21不转 1. T轴回转→行星架回转→齿轮Z22绕齿轮Z21的过程中自转 →Z20、Z16、Z17、Z18 实现附加俯仰运动 2. T轴回转→行星架回转→齿轮Z11绕齿轮Z23的过程中自转→经过Z12、Z13、Z14、Z15 实现附加回转运动 三、机器人手部 机器人的手部也叫做末端执行器,装在机器人手腕上直接抓握工件或执行作业的部件。 手部是完成作业好坏以及作业柔性好坏的关键部件之一。 1. 特点: (1) 手部与手腕相连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