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传播概论串讲讲义
绪论
电视传播的研究对象
1.电视的定义
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直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亦简称为“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亦简称为“电视”。
电视,亦称“电视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声像一体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两大类。
电视传播
电视传播是电视从业者使用电子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的活动。
广义的电视传播,包括电视传播事业的宏观决策与管理、节目的摄制与编播、节目的传送与覆盖、传播效果与观众反馈。五个环节
狭义的电视传播主要指电视节目的传播活动,仅仅限于节目内容及其效果。
电视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
1.电视传播研究:指围绕或通过电视媒介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节目)、电视媒介、观众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2.电视传播学:研究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电视传播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开放性、整合性。
第一章 电视传播发展论
一、人类传播的发展机理
人类传播的历史脉络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四次信息革命:语言、文字、印刷、电子。
口语→图画→文字
造纸→印刷→纸媒介
电报→电话→电传真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有线电报的诞生,开创了电力传播的新纪元,电通信时代由此开始。
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是大众电子传播的一大飞跃。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与俄国人波波夫同时宣告发明了无线通信技术。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电话的发明标志着电传声音的时代开始了。
电影→广播→电视
电影是与电视关系最为密切的技术艺术媒介。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影诞生日。
电视图像传输的技术原理:光→电→光
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流的强弱与光照的强弱成正比。荧光效应:当电流冲击某物质时,会使它发光,发光的强弱与电流强弱成正比。
电视是一种声像复合的传播媒介。从表达形式上看,电视与电影亲缘;从传播技术上看,电视与广播同源。电视是继报纸、广播之后的第三大众传播媒介。
电视技术演进的几个标志期为:电视实验、机械电视、电子电视、录像技术、卫星电视、数字电视。
机械电视的发明
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研制出机械电视。在伦敦的赛尔佛里奇百货商店,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一台用尼普可夫原理制造的机械电视机。
B、全电子电视的发明
C、录像技术
D、彩色电视的发明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出彩色电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国际几种主要的电视传播制式:
a.美国的NTSC制式(正交平衡调幅制)
b.法国SECAM制(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制)
c.德国PAL制式(逐行倒像制)
E、卫星传播
近地传播指的是无线电波沿地表传导的模式,主要是指中断波段级调频波的显现电广播模式。近地传播方式受到技术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信号覆盖。
被动式卫星(无源卫星)→主动式卫星(有源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球上第一次收到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也意味着一个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
1960年8月12日,美国国防部把富有铝膜的、直径为30米的气球卫星“回声1号”发射到距离地面高度约16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通信试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源通信卫星”。
“无源卫星”没有电源,只能通过信号反射,跨越地表阻隔的障碍,为地球上的其它地点接收,从而实现无障碍通信,但不能处理信号,效率很低。是典型的被动式卫星。
1962年7月10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电星1号。这颗卫星上装有无线电收发设备和电源,可对信号接收、处理、放大后再发射,从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F、数字传播
(1)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①数字声音合成技术
②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③数字无线电广播
④数字直接广播卫星服务
(2)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变化
①节目数量的变化
30-50套节目→500套节目
②媒介性质的变化
不仅能看电视节目,还可以听广播,获取多种信息咨询服务,可以通过电视
购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2020平面设计实例教程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原卷.pdf
- 30题保险理赔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 VIP
-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预习卡.pdf VIP
-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劳动预备 课件(共两课时40张PPT).pptx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