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及电磁场(安)要点分析.ppt

五章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及电磁场(安)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 工 技 术 (安全部分) 1.电工知识 2.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3.电网运行的安全技术 4.电气线路与设备安全运行 5.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6.电气工作的安全措施 退出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Company LOGO 编者:陈铁俭 第五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和电磁场 第一节 防火防爆 5-1-1. 燃烧和爆炸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剧烈的化学反应形成了爆炸. 1.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1).可燃物质: 能与空气中的氧(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 物质.例:木材、纸张、汽油. 2).助燃物质: 帮助燃烧的物质. 例: 氧气. 3).火源: 能引起燃烧物燃烧的热能. 例: 明火、电火花. 2. 燃烧特点: A. 易燃度: B. 燃烧速度: C. 温度高: 一般1000-2000度. 3.爆炸分类: A. 化学爆炸: 物质燃烧时发生氧化, 生成新的物质,在短 时内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 以很大的压力迅速扩散 而发生的爆炸. B. 物理爆炸: 液体物质在气化过程中, 体积迅速膨胀, 冲破容器外壳而发生的爆炸. 气体 液体 固体 易于 易于 气体 液体 固体 快于 快于 4. 化学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 1).有易燃易爆物: 2).引起爆炸的浓度: 3).引起爆炸的火源: 5. 危险品的种类: ①. 爆炸性物品: 起爆药、炸药. ②. 易燃液体可燃液体: 汽油、苯、酒精; 柴油、重油、 植物油. ③. 易燃气体助燃气体: 氢、一氧化碳; 氧、氯. ④. 遇水燃烧物品: 金属钾、金属钠、碳化钙、氧化钙. ⑤. 自燃物: 黄磷、油布、油纸. ⑥. 易燃固体可燃固体: 红磷、沥青、松香、硫磺、镁粉. ⑦. 氧化剂: 氧、氧的化合物. 4. 危险品的性能参数: ①. 闪点: 燃烧时一闪即灭为闪燃, 能引起闪燃的温度叫闪点. ②. 燃点: 能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③. 自燃点: 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④. 爆炸极限: 气体与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范围内, 遇火爆炸,这个浓度 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分为上限和下限, 超出范围则不能发生爆炸. ⑤. 引爆电流与级别的划分: 最小引爆电流: 能引起爆炸的最小电火花所具备的电流. 70及以下 70-120 120及以上 最小引爆电流(毫安) Ⅲ Ⅱ Ⅰ 级 别 ⑥. 传爆能力与级别划分: 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爆炸的能力, 用最小传播间隙δ衡量. Δ≤0.4 0.4﹤Δ≤0.6 0.6﹤Δ≤1.0 Δ﹥1.0 间隙δ(毫米) 4 3 2 1 级 别 爆 爆 25mm △ 容器内发生的爆炸,通过距离为25mm,间隙为△,能引起箱外爆炸的能力 5-1-2. 危险场所分类 1. 爆炸危险场所: A. 定义: 有爆炸性混合物并可能引起爆炸的场所 B. 等级分类; 气体爆炸场所三级: 0级、1级、2级; 粉尘爆炸场所二级: 10级、11级. 2. 火灾危险场所: A. 定义: 无爆炸性混合物, 但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B. 等级分类: 分为三级. 5-1-3.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一. 危险温度的危害 1. 电能、 热能、 温度: 1). 导体上消耗的电能: 式中: △W – 导体消耗的电能,(焦耳).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