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竹产业建设情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泉竹产业建设情况(.doc

龙泉市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市委副书记 季柏林 (12月23日上午11:00 行政中心东副楼专用1会议室) 尊敬的唐中祥书记,各位领导、各位老总: 首先欢迎大家莅临龙泉考察指导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龙泉市委、市政府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先向各位领导介绍一下龙泉的基本情况。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素有“瓯婺入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和“处州十县好龙泉”的美誉。全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28.5万,辖8镇8乡3个街道444个行政村11个社区。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建市。龙泉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山是江浙之巅,水为三江之源,生态全国领先,剑瓷世界驰名,经济暂欠发达。具体来说,特色之一是生态优势明显。根据2004年底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排名第八位,在全国所有县级市中排名第一位;根据2007年《浙江省环境质量概要》,龙泉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4.2%,而且是瓯江、闽江、乌溪江的“三江源头”。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气候宜人,生态景观尤为迷人,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特色之二是资源非常丰富。森林、矿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龙泉是我省最大的林区县(市),全市共有林业用地398万亩,林木蓄积量1456万立方米,植物种类1800多种,年产商品材26万立方米,四项指标均居浙江省第一。市内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铅、锌、金、银、铁、荧石、大理石20多种,且储量较为丰富。全市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10座,巨大的落差使得全市水能蕴藏量达3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5.4万千瓦。特色之三是文化底蕴深厚。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香菇文化源远流长。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青瓷宝剑是两大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和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双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选 “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全市现共有国家级大师10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位。龙泉是山区、边区、库区、老区和移民大区,经济尚欠发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5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3.7亿、2.3亿元,同比增长16.8%和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农户除外),同比增长9%;农业总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6.4%;旅游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同比增长18.4%;自营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4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0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900元, 同比增长14.5%;工业用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7%,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总量和质量与发达地区比明显偏小偏弱,差距仍然很大。 下面,我再向各位介绍一下我市竹产业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 我市现有竹林面积55.1万亩,立竹量6916万株,是我省毛竹中心产区之一。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竹产业发展,将竹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累计投入竹产业建设资金3000多万,开展了以竹林道为重点的竹林基础设施建设,对近10万亩低产低效竹林进行改造,新建1000多公里竹林机耕路,建设7个毛竹培育示范乡镇,建设423个示范点,实现竹产业总产值10.75亿元,实现了五年翻番的目标,23万林农人均竹产一产收入1552元,较“十五”期末增加633元,成功破解了竹产业增产不增效的难题,实现了从“政府要林农做”向“林农争着做”转变,竹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竹产业发展上,我市主要做好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政策扶持。成立了由为组长,副市长、竹产业专家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为鼓励骨干企业、竹农,出台了《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对示范基地、示范乡镇、示范户的资金投入,对符合要求的示范乡镇先期给予2-3万工作经费,示范村优先给予安排竹产业建设项目,示范点以奖代补100元/亩;二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竹林机耕路每公里补助5000-8000元,竹林便道每公里补助1000元,蓄水池每立方米补助150元;三是竹产品获得地级以上知名品牌称号和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给予奖励;四是经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成绩显著、效益明显或影响较大的,给予奖励;五是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对技改效果明显、新产品效益显著、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给予经济扶持;六是对从事竹林培育科研、高产技术推广、产业宣传的,给予扶持等。竹林培育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