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二标段德州东站
DK326+192.2-DK330+090.46段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各种试验(检验)、检测标准(规程)和验标;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参桥》(2005)5301-B
《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
二、编制范围及工程数量
2.1编制范围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二标段三工区德州东站施工里程为DK326+192.25-DK330+090.46,全长3.898km。
3.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二标段三工区德州东站施工里程为DK326+192.25-DK330+090.46,全长3.898km。地处山东省德州市开发区袁桥乡。主要工程:该管段有3座涵洞,位于德州东站站场内。DK329+628.7和DK329+971.45涵洞结构形式均为双孔框架箱涵, 出入口翼墙均采用斜翼墙型式。涵洞基底处理形式同路基一样,地基采用CFG加固处理,桩径为50cm,桩间距为1.5m,桩长为25m、21m,出入口翼墙和自洞口向内2m范围内设置1m厚混凝土整体式基础,涵身设置10cm厚混凝土垫层。对于按各类桩基处理的地基,在桩顶铺设0.6m厚碎石垫层后再做涵洞基础。其边墙和基础混凝土均按耐久性混凝土设计。
2.3工程数量
表一 涵洞工程数量统计
序号 里程 孔径 结构形式 涵长(横延米) 斜交角度 1 DK329+628.7 2-6m 框架箱涵 20.08 5° 2 DK329+971.45 2-6m 框架箱涵 18.06 15.73° 合计 38.14 三、自然地理特征
3.1地形地貌
本段属于冀鲁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10~21.0m,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段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天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风凛冽。大风多集中在3、4月份,年平均降雨量在560~800mm左右,70%的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温度在11~14℃,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左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结合现场调查及工点情况确定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0.05g。
3.4工程地质特征
本段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冲洪积层、海积层,一般以黏性土、粉土、为主。黏性土粉土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
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基底高程容许误差符合下列规定:
地质类别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土 ±50 测量检查 4.6钢筋加工及绑扎
钢筋加工由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后,加工成品钢筋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钢筋间距严格按照设计、质量验收标准及施工技术指南要求安装,安装完成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
4.7涵身模板安装及砼施工
墙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人工配合吊车安装,钢管支撑;沉降缝位置设沥青木板。
立模前应在基础顶面放线,确定箱身模板线,并保证其尺寸正确无误。在基础顶面墙身范围内,凿除表层混凝土,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并将凿除的混凝土块清理干净,然后立模,涵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接缝处采用腻子或双面胶封闭,保证严实,不得漏浆,模板接缝之间错台控制在mm以内。测量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浇筑砼。框架涵浇筑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次浇筑底板至底板倒角以上20cm左右,墙身两侧施工缝位置错开30cm;第二次立内模、绑扎钢筋、立涵身及涵顶模板,一次浇筑完成。
砼采用集中拌和,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人工配合吊车或砼泵车现浇的方法施工。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真正做到内实外美,采用分批浇筑法,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过程中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每次振捣时间以砼不再下沉、无气泡上升、表面出现薄层水泥浆、并有均匀的外观和水平面为宜。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范围的把握,严防漏振、偏振、重振,振捣时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4.8混凝土养生
砼浇筑完成后,待砼初凝结束时,立即对砼进行养生,养生期应至少保持7天或设计文件指示的天数。养生包括对未拆模的模板进行洒水和在砼表面覆盖棉毡等能保持湿润的吸水、保湿材料。
4.9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养生3天后,根据混凝土强度,开始拆模,拆模顺序为先外模后内模,先侧模后顶模依次拆模。
拆除底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板、拱 ≤2 50 2~8 75 >8 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语文作文《“漫画”老师》写作指导.pptx VIP
-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培训.pptx VIP
- 架空输电线路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工艺.docx VIP
- 2025年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84).docx
- 学习科学家精神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docx VIP
- 3500词(带音标)——完整打印版 .pdf VIP
- 3hac18153 3 reve应用手册机器人控制器robotware5.pdf VIP
- 环境影响评估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416例晚期妊娠合并贫血治疗分析.doc VIP
- 生物医学传感纳米生物传感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