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震框架梁不宜太强,钢砼框架柱网 不宜超过6~8m ◇承载力计算公式 ◇梁端剪力设计值Vb ◇剪跨比 ◇轴压比 ◇承载力计算公式 ◇节点上下柱端弯矩设计值Mc 顺时针:∑Mb=228+390=618 KN·m 相应柱端弯矩和为283+317=600 KN·m 逆时针:∑Mb=426+150=576 KN·m 相应柱端弯矩和为222+296=518 KN·m ∑Mb取顺时针618 KN·m ∑Mc=1.2×618=741.6 KN·m 上柱端截面Mtc = 741.6× 283/600=349.8 KN·m 下柱端截面Mbc = 741.6× 317/600=391.8 KN·m ◇柱受剪截面限制条件(剪压比) ◇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柱剪力设计值Vc ◇纵筋配置、纵筋配筋率(P79表4-10) 第四章作业: P86 6、9、11 P87 18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Δ(mm) P(KN) n=0.17 长柱 短柱 Δ(mm) P(KN) n=0.24 n=0.31 n=0.15 n=0.27 n=0.52 控制柱轴压比的意义: 轴压比是影响柱延性和破坏形态的重要因素 柱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大急剧下降 轴压比不同,柱将呈现两种破坏形态: 大偏心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 轴压比小于一定数值,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反之则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n ≤ [n] P78表4-9 - 0.7 0.6 部分框支抗震墙 0.95 0.85 0.75 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及筒体 0.9 0.8 0.7 框架结构 三级 二级 一级 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柱轴压比限值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N σs·As σp·Ap f y·As (σpo- f py)·Ap α1·fc e 9度设防和一级框架结构 : 一级抗震 : 二级抗震 : 三级抗震 : 四级抗震、顶层柱、n<0.15 : 取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Mbua: 同一节点左右侧梁端正截面抗震受弯 承载力对应的弯矩值之和 采用材料强度标准值 实配钢筋截面积 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按顺时针、逆时针取大值 ∑Mb: 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 按顺时针、逆时针取大值 一级抗震时若均为负弯矩,绝对值较小的取为0 ∑Mc: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节点上下柱端弯矩 设计值之和;按上下柱端弯矩比(考 虑地震作用组合)进行分配 某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内力 如下图,求:二级抗震时,上下柱端截面弯矩 设计值。 例:中间节点柱端弯矩值计算 228 390 283 317 426 150 222 296 某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内力 如下图,求:二级抗震时,上下柱端截面弯矩 设计值。 例:中间节点柱端弯矩值计算 228 390 283 317 426 150 222 296 ☆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无地震: 有地震: λ 2 : λ≤2 : βc :砼强度影响系数(≤C50 取1.0; C80 取0.8) 无地震作用 : 有地震作用 : 1 ≤λ≤3 N: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N≤0.3 fc Ac 若出现拉力,公式中N项为-0.2N γRE : 0.85 9度设防和一级框架结构 : 一级抗震 : 二级抗震 : 三级抗震 : 四级抗震 : 按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Mtcua、 Mbcua : 柱上、下端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对应的弯矩值 采用材料强度标准值 实配钢筋截面积 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按顺时针、逆时针取大值 Mtc、 Mbc : 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 按顺时针、逆时针取大值 ☆柱构造要求 ◇箍筋: 加密区 柱端箍筋加密作用: 增加柱端截面抗剪强度 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变形能力 为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撑,防止纵筋压曲 箍筋Smax、 dmin (P79表4-11) 体积配筋率ρV ash: 钢箍单肢面积 lsh: 钢箍总长 l1 、l2 : 钢箍包围的砼核芯面积边长 s: 钢箍间距 最小配箍特征值 P81表4-12 配筋形式 节点区 ☆节点抗震设计原则 ◇强节点弱杆件:使节点 承载力不低于构件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 范围内工作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十四__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解读.ppt
- Chapter萃取解读.ppt
- 届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方案(课标)第讲直线与圆解读.ppt
-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纲解读+考点探究+高分技巧)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读.ppt
- 届高考一轮复习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读.ppt
- 届高考政治[必修]新一轮总复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读.ppt
- chapter腹膜解读.ppt
- 届高三地理必修考点解析及高考题解析(精品系列张)解读.ppt
-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一课_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恢复)解读.ppt
- Chapter环节动物解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