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涩药与收涩方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收涩药与收涩方 张宏 牛晓莲 一、收涩方 概念:凡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能治疗各种滑脱症的药物,称收涩药 分类: 性能特点:本类药药性多数平、温、少数属寒凉,味多以酸、涩为主,归经广泛,以收敛内潜趋势为主, 功效:本类药味酸、涩,一般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收敛止血、固精缩尿、固表止汗、收敛固脱等作用,即所谓“散者收之”或“涩可固脱”。 应用:收涩药主要用于各种滑脱之证,如子宫脱除、滑精、自汗、盗汗、久泻、久痢、粪尿失禁、脱肛久咳虚喘等证。 一、收涩方 使用与配伍:滑脱症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而收敛固涩属于应急治标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滑脱证的病机,故临床因选择适宜的补益药同用。 注意事项: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泻痢、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 乌梅 乌梅 乌梅,中药名。为蔷薇(qiángwēi)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入药部位: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味:味酸、涩,性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主治: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相关配伍: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乌梅 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4、治咽喉肿痛: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为末,蜜丸,每丸3g。每次含化1丸,徐徐咽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乌梅 用量:马、牛15——60g 猪羊6——10g 犬猫2——5g 采集加工 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炮制方法 1、乌梅肉:取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软,去核。 2、乌梅炭:取净乌梅,照炒炭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种操作工艺。)炒至皮肉鼓起。本品形如乌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色。味酸略有苦味。 诃子 诃子,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诃子 诃子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味苦、酸、涩,性平。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 主治: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诃子 相关配伍 1、治久咳,语声不出 诃子(去核)一两,杏仁(泡,去皮、尖)一两,通草二钱五分。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煨生姜切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济生方》诃子饮) 2、治失音,不能言语者 诃子四个(半炮半生),桔梗一两(半炙半生),甘草二两(半炙半生)。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童子小便一盏,同水一盏,煎至五七沸,温服。(《宣明论方》诃子汤) 3、治老人久泻不止 诃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矾一两(烧灰)。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诃黎勒散) 诃子 4、治气利 诃黎勒十枚(煨),为散,粥饮和,顿服。(《金匮要略》诃黎勒散) 5、治肠风泻血 诃黎勒十个(酒润,草纸裹,煨熟,肉与核共捣细),白芷、防风、秦艽各-两。俱微炒,研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用量:牛马:15——60g 猪羊3——10g 肉豆蔻 肉豆蔻 肉豆蔻,中药名。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入药部位:干燥种仁。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肉豆蔻 相关配伍:治霍乱呕吐不止:肉豆蔻一两(去壳),人参一两(去芦头),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粟米二撮,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炮制:麸煨肉豆蔻:取净肉豆蔻,加入麸皮,麸煨温度150~160℃,约15分钟,至麸皮呈焦黄色,肉豆蔻呈棕褐色,裹面有裂隙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用时捣碎。每100kg肉豆蔻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