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树立法治理念_维护法律权威()解读.ppt

第六章_树立法治理念_维护法律权威()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法制与法治的联系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治漏洞:城管暴力执法 城管执法屡出“花招”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 让蒙尘的花朵重新绽放 花季少女张楚楚从云南老家奔波几千里来到商丘市乡村,不惜以自己的青春作筹码,协助他人骗取钱财,构成诈骗罪,因为年幼无知受些监牢之苦,说起来也是罪有应得。然而,面对一审判决的三年刑期,并处罚金人民币7000元。 在张楚楚身无分文、举目无亲、根本就没有上诉,其家人也不管不问的情况下,商丘市、夏邑县两级人民检察院却凭着“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自觉,依法擎起抗诉“量刑畸重”之剑,依法维护张楚楚作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刑事“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尊严;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没有丝毫含糊地受理了抗诉,在终审判决中依法纠正,将张楚楚犯诈骗罪的刑期由三年改判为六个月。更令人称叹的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为张楚楚在释放后所做的一切:像家里人一样接她出狱,为其买衣服,并护送她回家。这,无疑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更是一个执法为民的典型案例。 海淀法院一审审判结果 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北京海淀区法院9月26日上午对该案公共宣判。 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10年;王某某(成年人)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魏某某(兄)有期徒刑4年;张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魏某某(弟)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随后李某某家属提出上诉,接着其原律师陈枢提出辞职。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治国理政实践的四个基本要素 1、法律之上 普遍适用性 优先适用性 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 权利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靠什么打造廉洁政治? 权力制约是治本之策。正如习近平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的,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放眼世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单凭查办案件就把腐败遏制住的。反腐败的过程,既是查办案件的过程,更是制度建设的过程,特别是对权力的制约乃至制衡的过程。正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当是今天我们反腐攻坚的最大着力点。 人权保障 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 立法保障——重要条件 行政保障——关键环节 司法救济——最后防线 治国理政实践的四个基本要素 正当程序的特征 中立性 参与性 公开性 时限性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权力与义务的关系 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 民主,是指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同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 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 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第四,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第二,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第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自由和平等观念,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是法治思维的内在要求。 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法律上的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一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实体法是规定社会主体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责任的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是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责任得以履行或实现的法,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二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 “看得见的正义”: 法律格言: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