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笋区间施工方案调整汇报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年11月 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 红笋区间 设计方案调整汇报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一、工程概况及原方案介绍 二、新方案及调整理由 三、设计方案介绍 四、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 五、工程量及投资变化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七、设计施工重难点 汇报提纲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本区间线路出红岭北站后接单渡线,沿梅园路下穿宝安北路,由双线并行隧道逐渐过渡到上下叠交隧道,最后到达笋岗站。周边建筑物基础多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及沉管灌注桩,层数为5~8层。 本区间地下管线密集,控制管线为区间上方一根沿线路走向的8600*4000雨水箱涵。 2、原方案介绍: 渡线中点设区间竖井,渡线所在断面采用矿山法施工,完毕后左线盾构由竖井始发,右线盾构从大竖井空推至渡线端头矿山法断面后始发。 2、原计划工期: 原计划工期由箱涵改迁完毕起至2015年2月完工。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红岭北站 大竖井 笋岗站 梅园路 宝安北路 二、新方案及调整理由 1、新方案介绍:大竖井分2期施工,并在右线增加一个小竖井: 2、大竖井分期施工理由: 由于区间渡线上方(即大竖井上方)沿线路走向存在一根8.6米*4米的雨水箱涵,需至2013年底方能改迁完毕。若按原方案,待改迁完毕再进行大竖井及矿山法区间结构施工,计划工期内无法完成。 新方案将大竖井分为三个小竖井,分两期施工,箱涵改迁前,施作箱涵南北两侧小竖井,分别提供左右线矿山法掌子面,并完成左右线矿山法隧道的施工。箱涵改迁完毕后,再完成大竖井整体施工,进行左线盾构吊装及掘进,在原计划工期内贯通区间。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雨水箱涵 大竖井 新增小竖井 红岭北站 笋岗站 2、右线增加小竖井理由: 原方案考虑右线盾构由大竖井内空推过矿山区间后始发,经多方研究,原方案存在施工难度及风险较大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环段失稳:空推段全长达80.6米,采用拼负环管片推进,由于该段区间位于渡线范围内,设计矿山法断面大于盾构拼装断面,管片周边区域有部分无侧向约束,始发时千斤顶作用下,负环段易朝无约束侧面崩裂失稳,存在施工风险。 (2)负环段拆除不易:由于矿山区间内操作空间较小,负环拆除无法进行完整性拆除,可采取粉碎性拆除,施工难度大且造成管片浪费。 (3)应急抢险不易:原方案右线盾构从矿山法区间内始发,原矿山法断面操作空间有限,且无法设置止水帘幕,若盾构始发时发生渗漏现象,人员进出困难,无法即时封堵抢险。若维持原方案,需增大始发段矿山法断面,安全性及经济性均不佳。 (4)盾构空推过矿山法断面,矿山法断面比不考虑空推的断面大,也增加了矿山法区间的造价及风险。 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安全及经济性,于右线增加一个小竖井,右线盾构由小竖井内始发。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二、新方案及调整理由 三、设计方案介绍 1、原竖井分期施工: 总体思路: 一期施作竖井1、竖井2,尽快提供暗挖施工工作面; 箱涵改迁完成后,二期施作竖井3,形成大竖井,提供左线盾构始发条件; 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1、围护结构选择 地下连续墙: 优点:整体刚度大、防水性能好 缺点:施工场地狭小,作业效率低 钻孔灌注桩: 优点:对场地适应性好,作业效率高 缺点:整体安全性、止水效果不如地连墙 推荐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方案。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三、设计方案介绍 1、原竖井分期施工: 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2、支护设计与实施步骤 两侧小竖井(一期):顺作法施工,随撑随挖,尽快到底,提供矿山法施工工作面。 中间竖井(二期):结合两侧小竖井,按逆作法施工,形成冠梁、KL1、KL2、KL3、及底板五道水平支撑体系。 详见施工步骤图。 存在及需注意的问题: 施工工序复杂,矿山法出土与基坑施工空间交叉; 箱涵实际位置,事前应实地探明;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大竖井施工工序图: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三、设计方案介绍 三、设计方案介绍 2、右线新增竖井: 围护结构:1200@1350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 主体结构:单层框架结构,顶板预留盾构孔, 盾构施工完毕后封闭覆土; 区间泵房:局部降底板,做成长条形,满足正常工作、检修等要求。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三、设计方案介绍 3、暗挖区间 主要难点: 1、断面大 2、暗挖断面“小进大” 3、地质情况不佳 4、周围环境复杂 措施: 1、分步开挖 2、优化施工步骤 3、强化超前支护、掌子面稳定措施 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 矿山法施工工序图: 说明: 1、因竖井分三次开挖,不足以提供B5断面一次开挖的掌子面,故按双侧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