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教学北京总体城市规划1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 概述 4.2 解放前城市发展 4.3 梁陈方案 4.4 迂回曲折规划路 4.5 两轴两带多中心 第四讲---北京总体城市规划 4.1 概述 北京-行政区划 其中地处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海淀、石景山等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所谓城八区的概念。 规划中北京市城区的范围是北京五环路以内。 4.2 解放前北京城市发展 北京是按照《周礼.考工记》建立起来的国都。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无比杰作 元大都 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 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建造了金中都。 元灭金后,至元世祖忽必烈时,以中都东北郊琼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元大都 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因为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 城的轮郭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 全城道路分为“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米,胡同6—7米。胡同都是东西向,前后两条胡同间距约为50步,在两胡同间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 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以前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明北京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不象以前有些朝代舍弃前朝旧城,另建新城。 明北京 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 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前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地、日、月四坛。 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型体不同的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清北京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仍建都北京,城市布局无变化。 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如圆明园、畅春园等。 4.3 梁陈方案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城规划的其中一份方案,它为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提供了一种可能。 梁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 梁陈方案主张在北京西部(今三里河一带)建立的新区与故宫的关系。 吴良镛---梁陈方案再认识 因为“梁陈方案”所遵循的本是历史名城规划的普遍原则,其价值在于符合“保护历史城市另辟新区扩建”这样一个规划建设的基本方式。 建设新区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既省钱,又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避免陷入原有城市的复杂矛盾之中。因此,几乎成为中外历史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梁陈方案再认识 从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看: 传统城市的发展有放弃原有城址另觅新址的,如唐长安城放弃汉长安旧址; 有呈同心圆式向四周扩张的,如后周汴梁及宋东京(开封); 也有更多的城市采用在原地的一侧另辟新区扩建的,如明南京建都之初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向东发展另辟皇城区;元世祖忽必烈另在当时东北郊另经营新城,即元大都。 这种新区偏向旧城一侧发展的形式,其优点在于对原有城区无须做太多变动,而新区的发展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布局较主动。 梁陈方案再认识 从世界城市建设的历史看: 巴黎在保护旧城区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周边新城的规划建设,并在20世纪70年代起城市主轴线继续向西延伸,规划建设了德方斯商务金融区。 罗马在20世纪40年代起规划建设了新城,伦敦在80年代起规划建设的道克兰滨水码头区等,都对于原有旧城区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4.4 迂回曲折规划路 北京城市空间“摊大饼”式蔓延扩张 4.4.1 单中心(1953年规划) 1953年11月确定的《改建扩建城市规划草案》,确定以旧城为中心建设行政中心,同时提出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要区别对待。应该说这是单中心发展思路的最早表述。 这种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以莫斯科规划为蓝本帮助确定的。 北京市长期以来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向外蔓延的生长模式,被建筑学界形象地称为“摊大饼”。 4.4.2 分散集团式(1958年规划) 1958年9月《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草案)》在空间布局上第一次提出“分散集团式”布局方案; 将城市分隔成二十几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区形成由城市中心集团、边缘建设区以及它们之间的绿带构成的城市布局形式。 4.4.3 文革方案 1973年文革期间完成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新建的工厂到远郊,市区现有的工厂搬迁,逐步建设一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