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型汽车产品的定义 微型汽车——包括微型轿车、微型客车、微型货车,是我国汽车产品的主要车型之一 微型轿车:依发动机排量(V)划分,微型轿车(V≤1升) 微型货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微型火车(GA≤1.8吨) 微型客车:依车长(L)划分,微型客车(L≤3.5米) 中国微型车市场的发展 中国微型汽车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产品领域,年生产量超过80万辆,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销售量占到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1/3。 中国微型汽车市场经过了连续6年的高速增长,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几年增长速度将逐渐下滑,开始进入一个较低增长速度的市场成熟期。 中国目前微车企业的总体生产能力超过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微车行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微型车产品的发展趋势 产品高科技含量逐渐增加。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和满足市场需求,各生产企业纷纷推出换代产品,微型车新品之多,更新速度之快,产品档次之高,市场影响之大都前所未有的。新一代产品的特点是:均为国外90年代末水平,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安全、环保等基本达到要求,ABS、安全气囊、中控门锁、电动门窗已成为标准配置。 发动机排气量加大。国内几家主要微车发动机厂,东安、天津丰发、江陵已完成从0.8升至1.0升到1.3升排量微车发动机的换代升级,1.3升渐成主流,并且全面进入电喷时代,排放达到欧二标准。 产品更新周期缩短。随着微型汽车消费市场的品牌日渐增多,汽车生产厂家之间激烈的竞争促使国内微型汽车更新周期由原来的4年左右缩短到1至3年,新型汽车的问世也总是伴随着旧车型汽车价格的大幅下跌。 微车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微车正在逐步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主要微车企业2001年销量比较 高市场集中度的中国微车市场 长安、天汽、哈飞、昌河、柳微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5家微型车制造商,年生产能力都达到10万以上。 目前微客市场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总计达到91.1%,微货市场前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总计达到93.4%,并且前5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中国的微型车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里市场集中度最高的行业。五大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服务及价格与策略上差距缩小,渐趋相同。“五强鼎立”与“五趋同”的格局已经形成。 主要微车企业的增长结构 天津、长安的微型货车和微型客车均呈负增长,而柳微、昌河、哈飞则呈较大幅度的增长,挤占了天津、长安的市场份额。 天津、长安在总体市场占有率仍保持前两名的地位,是靠微型轿车的增长来维持的。长安奥拓轿车产销量大幅度增长,除了本身性能改进提高,质量精良、售价低廉外,还主要得益于私人购车市场日益活跃;夏利轿车的增长既得益于私人购车增长,还得益于北京等城市“面的”被淘汰更新的需求增大。 天津将继续独领微轿风骚;长安在微货、微轿上有较强势力以及微客上极强的发展后劲;昌河与哈飞很可能将全力保住微客前二名的地位;而柳微在保住微货市场半壁江山的基础上,大举进军微客市场。 微车各类别产品发展特征 微型客车和微型轿车总体产销增长,表明现阶段这种经济型的汽车仍然是符合国情与大多数百姓购车能力和消费水平的。 微型货车受到轻卡和四轮农用车的上下打压,继续萎缩,它对汽车市场影响已不再是“拉动性”的车型,而表现为“维持性”的萎缩,这与全国汽车市场在车型结构上由载货型向乘用型转移趋势吻合。 中国微型汽车产业面临的变化…… 微车市场的新进入者将导致竞争加剧 除原有各大微车企业外,北汽福田、浙江吉利、南京跃进、华源凯马也纷纷进入微车行业。 东风公司2001年底与重庆万业实业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利用长安微型车成熟的零部件配套体系,生产仿长安的低价位微型车。 中国微车市场将发生产业整合 为适应市场的变化,中国最大的几家微车厂将有可能通过并购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提升市场份额的目的。如最近几年长安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1999年收购南京凯旋汽车,2000年收购河北胜利汽车厂。 全球领先国外汽车制造商开始进入中国微车市场,将使竞争进一步加剧。如2002年6月4日上汽、通用、柳微将正式合资组建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使通用进入中国微车领域,国际国内两大公司同时进入微车行业,也许有改变微车格局的可能。未来几年这种并购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规模将进一步增大。 WTO与中国微车产业 中国在汽车领域入世的承诺主要有三点:一是到2006年,进口车关税由现在的70%至80%降到25%,零配件关税降到10%。非关税方面,到2005年最终取消进口配额。二是执行市场准入协议,放宽国内汽车投资政策。三是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的汽车服务贸易领域。 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微型车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