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伦敦规划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伦敦规划分析 城市发展与动力作业 社会背景 巴罗报告 1937年,英政府为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巴罗委员会。 1940年,巴罗委员会提出的“巴罗报告”指出: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不断聚集,是由于工业所引起的吸引作用,因而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 大伦敦规划 1942年,由艾勃克龙比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 1944年,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完成。 1945年,由政府正式发表大伦敦规划。 新城建设 1946年,制定 “新城法”,规划了1946~1949年在大伦敦周围设置8个具有独立性的卫星城,一共可安置50万人。 1952年,“城镇开发法”正式颁布,又在大伦敦周围规划了20座旧城的改扩建,一共可安置40万人。 20世纪60年代,伦敦又进一步提出了大伦敦发展规划,第三代新城开始出现。 20世纪70年代,伴随英国总人口数量趋于稳定以及既有城市内部问题的凸显,采用建设新城的方法来解决大城市问题的规划方针开始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权时期新城建设政策正式打上休止符。 目标是实现: 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 英国郊区新城的开发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的形成过程和城市形态都与土地富 裕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的郊区城市不同。具有美国特色的“边缘城市”,是由市场引导的 城市居住和就业功能郊区化推动传统都市的中心商业区功能转移,形成与传统都市形态相 异的郊区城市功能中心。而英国的郊区新城完全是在政府的规划下,由政府拨款的新城开 发公司联合私有企业,在专业规划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从而避免了一些传统都市的弊端。新 城理论起源于阿伯克比( P a t r i c kAbercrombie)在1940年完成的大伦敦规划。 新城建设——大伦敦规划的重要实践 1946年,在新城开发公司的规划和开发下,在伦敦北部40公里处建造了第一个新城斯 戴藩(Stevenage),人口规模10万。 1)第一代新城建设 根据新城法,政府在1946-1950年间,确定了位于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的14个新城,其中的8个位于伦敦地区。 第一代新城中的人口密度较低,规模不大,人口规模大多在6万人以下。 实例:哈罗新城 2)第二代新城建设 城镇开发法的颁布使得疏解大城市人口的方式开始向对已有城镇的改造与扩建倾斜。50年代时确立了苏格兰的坎波诺尔德新城,61-66年间确立了利文斯通、朗科恩、欧文等7座新城。 第二代新城人口密度和规模有所提高,规划人口在10万人左右。 3)第三代新城建设 20世纪60年代末,莫尔顿·凯恩斯、比德伯勒、北安普顿等第三代新城开始出现。 第三代新城的人口规模在20万-25万人左右,同时包含已有城镇在内。至此,以疏散大城市人口为目的的新城建设和既有城镇改造扩建最终走到了一起。 实例:密尔顿·凯恩斯新城。 实例:哈罗新城 实例:密尔顿·凯恩斯新城。 英国的新城开发被规划界誉为“规划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它首先解决了英国战后城 市人口拥挤的问题和战争导致的城市无序发展问题。 其次,新城开发提出了科学的规划方式,组织了大规模的建筑开发。 1.尽管最初设想的疏散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但却为特大城市 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另一方面,由于新城规划思想的发展,也使城市设计的理论得到了发展。 吉伯特(F.Gibberd) 哈罗新城的设计者 《市镇设计》 对于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几点启示: 通过对伦敦市20世纪规划过程的分析研究,对于我国城市空间规划有如下 几点启示: 1、重视开放空间的生态价值 城市开放空间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自然特 征和高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为开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改进了原来只是关注开放空 间的休闲娱乐价值的规划思想。冲积地带、湿地、陡坡、水源、农田都可以结合进开放空 间规划内。 2、维护开放空间的整体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关于开放空间的规划还局限于规划公园、广场、步行街以及在 残余的、未开发的地方或者在密集的历史街区发展开放空间;局限于规划独立的开放空 间,开放空间规划没有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没有考虑城市甚至是区域尺度,因此很难 维护开放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开放空间规划优先性 我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还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开放空间各组成因素之间的配置和功能 关系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分区规划在开放空间规划之 前制定,确定了发展格局,而这种格局常常带来栖息地破碎化加重。有些连接在一起的开 放空间曾经给社区带来认同感,曾经是地方生物多样性保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