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指导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建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民族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工人阶级的力量也不强大,到1919年中国工人阶级总数仅有200万,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五,即使到了1949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也只有5700万,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因此,中国革命若照抄西方革命“城市中心论”的经验,是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 受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城市起义模式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即使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的暴动上面。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工人运动,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但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农业国家,忽视农村和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应该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五卅运动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没有得到三亿多农民的拥护。国民革命的目标,就是要解决工农商学兵的各阶级问题;如不能解决农民问题,则各阶级问题也无从解决。因此可以说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土地问题是党的中心问题。 (1)中国红色政权得以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的的条件; (2)毛泽东还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 (3)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心要点是以农村为革命的中心; (4)毛泽东对于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 第三,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村根据地是必要的。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 外国资本企业 D. 辛亥革命后的新兴企业 2、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和操纵。 B. 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逐步占主导地位。 D. 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留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中仍占显著优势。 3、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 军事战略错误 B. 社会制度腐败 C. 经济技术落后 D. 思想观念保守 4、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 《资政新篇》 B. 《仁学》 C. 《海国图志》 D. 《天演论》 洪仁玕 谭嗣同 魏源 赫胥黎著,严复译 5、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把西学之“体”与中学之“用”凑在一起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 要不要社会革命 B.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 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6、1919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 A. 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B. 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C. 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D. 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A. 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B. 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 C. 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D.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 8、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开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艘航船,它是站立于高山之巅选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这段话是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 A. “在全国范围内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 B.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张。 C.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D. “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设想。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