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及实例介绍 第四组组员: 张曼丽 赵娇 刘宏月 毛春月 齐文涛 王圆圆 吴海霞 黄秋妙 邓一丹 莫海燕 王晓磊 目录 一、德国议院简介 二、德国联邦议院历史 三、选举方法 四、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实例 五、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优缺点 六、总结 德国议院简介 德国联邦议院历史 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帝国议会也伴随延生。 1919年在魏玛市召开的立宪国民大会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共和国混合体制并命名为魏玛共和国。然而,这个自由民主制模式因其内部支离破碎,随着纳粹的掌权而告终,1933年德国走向纳粹专制统治。 1945年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在美英法占领的西部地区于1948年到1949年,经选举产生的州议会代表在波恩制定了具有宪法功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在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基本法》突出了议会民主政体,对联邦总理的任免与罢黜、联邦总统权力限制和联邦宪法法院可剥夺与禁止违宪党派的权力等作出具体规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奇迹”造就了联邦德国的飞跃。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市场经济获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和宗教矛盾、抵消了激进党的吸引力,使基民盟、社民党发展成为全民党。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990年3月18日,在民主德国人民议院选举中主张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的党派获胜。随着两个德国订立了货币联盟、并与美英法苏四个占领国在“2+4条约”中就德国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条件达成了共识,德国实现统一 。 选举方法 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 具体内容 德国联邦议院有656个总议席, 由选民通过两次投票分别选举产生。 第一次按照小选区相对多数制选出328名议员, 即全国划分成328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1名议员。选民的投票是针对具体候选人的,获得相对多数投票的候选人即可直接当选。 第二次按照大选区比例代表制选出328名议员另一半采用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第二票投给政党, 各政党在各个州均提出一个州候选人名单。各州的选民实际上是在对不同政党提出的州候选人名单进行投票。 候选人产生分两种方式: 一种是选民提名,选民提名是指个人自荐,填写提名表,同时提交选民支持参选的签名名单。支持者的多少根据地区人口确定,例如在10万人口选区需要20位支持者的签名。无党派候选人需通过选民提名。 另一种是政党提名。政党提名是指各政党通过党代会秘密投票选举产生,且被提名的候选人须表示同意,并提交个人资料证明自己的参选资格。候选人提名名单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提交给选区选举委员会审查批准,并根据审查批准的名单印制选票。如对审查批准结果有异议,可以在选举日前3天提出上诉。超过时限提交的提名名单将不予考虑。 政党提名和选民提名的最大区别是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可以在多个选区适用,而选民提名只能在提名选区适用。 2005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 起因:2005年5月22日社会民主党在德国北威州地方选举失利。执政联盟的政治基础发生动摇。 过程:2005年7月1日,德国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2005年7月21日,德国总统宣布解散联邦议会,提前举行大选。 2005年8月25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提前举行大选不违背德国《基本法》。 选举结果: 2009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 2009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2009年9月27日举行,改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有各邦的国会议员席次,选举结果显示执政的右派基民盟成功维持第一大党地位,现任总理默克尔确定获得连任,而左派的德国社民党则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败选,并确定退出现行的大联合政府重新成为在野党。 2013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 2013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2013年9月22日举行,以选举产生第18届德国联邦议院的630名议员。 选举结果,执政的基民盟/基社盟共获得311席,维持第一大党地位,并扩大优势,只差五席便可单独执政。最大在野党社会民主党获得192席,左派党和绿党分别获得64席和63席,默克尔将蝉联总理职位。由于原执政伙伴自由民主党遭遇历史性惨败,只获得4.8%支持票,达不到进入议会所需的5%门槛,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需要寻找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或组建少数政府。 背景: 联邦议院任期一般是四年,经单一选区两票制选出,其中一半由选民直接选出,另外一半是由选民投票给政党,政党再把议院席位分配给本党议员。获得选票低于5%的政党没有资格获得分配席位。 过程:本次选举德国共有6200万合格选民,其中71.5%的选民(4400万人)参加了投票。 结果: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联合姊妹党基社盟赢得41.5%的选票,最大在野党社民党得票率25.7%,绿党得票率8.4%,自民党得票率4.8%;基民盟在本届选举中获得了自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