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政治上册期中测试试卷8.doc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卷
答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导试简表
本试卷考查要点 校本纲要目标 相关题号 书写习惯 字迹清晰,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卷面分 3分 应试能力 准确掌握文化生活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试题 规范使用政治术语 能用完整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社会文化现象 非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据此回答1~2题。
1.西递的老巷、老屋与老人,以生动的方式,让人领略到曾领风骚数百年的徽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神韵。材料说明了
.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教育中培养起来的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文化的力量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深远的特点
面对皖南历史悠久的古民居村落,有的人看到的是重风水理论、尊儒重教、以程朱理学来规范道德等人文观念;有的人看到的是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有的人看到的是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A.是消极被动的 B.是潜移默化的
C.是人们主动接受的过程 D.是有形的
A.文化高于政治; B.文化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政治合作主要表现为文化合作;
5.近年来,我国举办“国家年”“文化年”等形式的交流活动日益活跃。2009年3月,中国“俄语年”在北京开幕,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活动又如期举行。举办“文化年”表明
A.国家重视软实力在综合国力建设中的作用;
B.文化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
D.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6.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2月11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回答7—8题。
7.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引起了人们精神的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升中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B.为人民服务;
C.爱国主义精神;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每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催人上进,给人以持久的力量。这说明:①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③文化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都不尽相同; 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湖南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启动10000册崭新的书籍从省110家新华书店中心门市开始了它们的“漂流之旅”。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的使命不但在于营造读书的氛围,还应教会人们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品尝快乐,把阅读变成悦读。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对传统习俗应这样理解
①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中秋团圆,赏月及吃月饼之俗,由来已久,历代而后,不断加进新的内容,以丰富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