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3.2 光栅方程 经过分析 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光栅方程) 单缝衍射极小条件 由于受到单缝衍射的调制,则本应是主极大的地方会变成暗区,主极大出现缺失,称为缺级现象。 缺级公式 [作业本19-4] 用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光栅,第二级明纹出现在sin? =0.20处,第4级为第一个缺级。求(1)光栅上相邻两缝的距离是多少;(2)狭缝的可能最小宽度;(3)实际上能观察到的全部条纹的级数。 解:(1)由光栅方程明纹条件 (2)由缺级条件件 [作业本19-5] 为了测定一给定光栅的光栅常数,用He-Ne激光器(632.8nm)光垂直照射光栅,已知第一级明纹出现在38°方向上。求(1)光栅常数d;(2)1cm内有多少条缝;(3)第二级明纹出现在什么方向上。 解:(1)由光栅主极大条件 (2) ∴不会看见第二级明纹 第20章 光的偏振 【习题20-1】在两个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间,加入一块偏振片,求自然光照射后的透射光强。 解:设中间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第一块夹角为α [作业本20-1]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1、P2、P3后出射光强为I0/8。已知P1和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2,要使出射光强为0,则P2至少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解:(1)设第三个偏振片与第一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α,则第三个和第二个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 则当P2转动45 o即与P1或P3平行,出射光强变为0 由题意 iB n0 n1 自然光 解:由布儒斯特定律 作业本20-2一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表面上(空气折射率n0=1),当折射角r=30时,反射光是线偏振光,求玻璃的折射率。说明反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 光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出射光强变为 解:设自然光光强I1,线偏振光光强I2 [作业本20-3]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束通过一偏振片。随着偏振片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转动,透射光的强度也跟着改变,最强和最弱的光强之比6:1,那么入射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光强之比为多大? [习题20-3]有三种透明介质,如图已知n1=1.0,n2=1.43,一束自然光以i角入射,若在两个分界面上的反射光都是线偏振光。求:(1)入射角i(2)第三个介质的折射率n3 Ⅰ Ⅱ Ⅲ 解:(1)据布儒斯特定律得 (2)在第Ⅱ介质中入射角为 在第二个界面应用布儒斯特定律得 解:(1)自然光I1通过P1后光强变为I1/2的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P2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θ 因此这束光通过P2后光强变为 (2)欲使出射光I最大,令θ=0或θ=π(即P1、P2的偏振化方向平行),有 [习题20-4]如图P1、P2是两个偏振片,以强度为I1的自然光和强度为I2的线偏振光同时垂直入射到P1,再通过P2。求:(1)分析出射光光强随α(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1偏振化方向夹角)、θ(P1、P2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变化的关系(2)欲使出射光光强最大,P2应如何放置? 以上两束光为非相干光,叠加后光强为 线偏振光I2透过P1和P2后的光强为 如何检验一束光的偏振状态: 让光束垂直通过偏振片,再以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偏振化方向,观察出射光的光强变化有三种情况: 出射光强不变 入射光为自然光 或圆偏振光 出射光强发生 变化但无消光位置 入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或椭圆偏振光 入射光为线偏振光 出射光强发生变化 且存在消光位置 自然光→自然光 圆偏振光→线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线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 各种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后转变成各种类型光: 1 用1/4 波片和偏振片 P 可区分出自然光和圆偏振光 P(转) I 不变 λ/4片 自然光 自然光 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的检偏 P(转) I 变,有消光 λ/4片 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2 用1/4 波片和偏振片 P 也可区分出部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P(转) I 变,无消光 λ/4片 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P(转) I 变,有消光 λ/4片 椭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 由环路定理可看出,稳恒电场也是一个保守场,也可引进电势的概念。故和静电场类似, 原子或分子从远比分子线度大得多的距离来看,可将所有正电荷看作集中在正电荷中心上,负电荷集中在负电荷中心上。 * * * 举例:冰(H2O)和干冰(CO2)用微波炉加热,冰是有极分子,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是高频电磁波,是变化的电磁场,对并分子产生较强的影响,冰分子在其影响下不断扭动,相互间不断摩擦产生热量,使冰融化。干冰是无极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在一起,微波对其影响很微弱,故在微波炉中被“加热”后,干冰没有什么变化。 * 如果自由电荷和电介质在空间分布具有高度对称性时,可根据电位移矢量的高斯定理 ,求出电位移矢量 * * 导体带电后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工.docx VIP
- 电气二次培训基地继电保护试题库填空题 .pdf VIP
- DeepSeek+AI大模型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供应链大数据解决方案.pptx VIP
- JEDEC JESD85-2001Methods fo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免疫治疗-(精品课件).ppt VIP
- 赛迪: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docx VIP
-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2024修订版)知识培训.pptx VIP
-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山大学.docx VIP
- 中考词汇1600分类速记表 (1)(1)(1).pdf VIP
- 全季酒店--香氛设备布点原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