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 课后简答题:1. 2. 4. 5. 6. 12.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主讲教师:刘凌云 2.2 结构总体布置 2.2.1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参考课本) 2.2.2 结构平面布置 1、基本要求 1)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力求均匀 对称,减少扭转的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总体布置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和结构竖向布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2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2.2 结构总体布置 2)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形状。对抗风有利的平面形状是简单、规则的凸平面。例如: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鼓形等平面。对抗风不利的平面是有较多凹、凸的复杂平面形状,如V形,Y形、H形、弧形等平面。 对抗风有利的平面形状 2.2 结构总体布置 3)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平面长度 L 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 l 不宜过大;不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2.2 结构总体布置 4) 抗震设计的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 注: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和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较高,复杂高层建筑的竖向布置已不规则,这些结构的地震反应较大,故对其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应要求更严一些。 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平面不规则、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偏心较大和抗扭刚度太弱的结构,其震害严重。 2.2 结构总体布置 注:对结构的扭转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1)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质心与刚心存在过大的偏心。 (2)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 2.2 结构总体布置 2.2.3 结构竖向布置 高层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宜均匀、连续,不应突变。竖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竖向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2.2 结构总体布置 2.2 结构总体布置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70%或其上 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 注:楼层的侧向刚度可取该楼层剪力与该楼层层间侧移的比值。 2.2 结构总体布置 3)为防止结构出现 薄弱层,A 级高度高层建筑楼层层间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65%;B 级高度高层建筑楼层层间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75%。 4)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2.2 结构总体布置 5)当结构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有收进、或外挑时,应满足: (1)当上部楼层有收进,且 H1/H之比大于 0.2 时,B1宜小于B的 0.75 倍; (2)当上部楼层有外挑时,B不宜小于上部楼 层水平尺寸B1的 0.9 倍,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宜大于4m。 2.2 结构总体布置 6)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其楼层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与其下部楼层相 差较多,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此时应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如: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进行补充计算、沿柱子全长加密箍筋、大跨度屋面构件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等。 2.2 结构总体布置 7)高层建筑设置地下室,可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减轻地 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还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压力,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震害经验也表明,有地 下室的高层建筑,其震害明显减轻。 因此,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而且同一结构单元应全部设置地下室,不宜采用部分地下室,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2.2 结构总体布置 缝的分类: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 设缝的优缺点: 优点:用缝将复杂建筑分为规则的部分,或减小温度应力。 缺点: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立面处理不便;基础防水不易处理等。 趋势:目前趋势是避免设缝,或尽可能少设缝。 2.2.4 变形缝的设置 2.2 结构总体布置 1.沉降缝 (1)设缝: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周围常设置裙房,它们与主体结构的重量相差悬殊,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差。这时可用沉降缝将二者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使各部分自由沉降。 (2)不设缝:需采取以下措施: A、采用桩基,桩支承在基岩上;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经计算,沉降差在允许范围内。 B、主楼与裙房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 C、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使两者最终沉降量一致。 D、将裙房坐在悬挑基础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动机拆装与检修课件: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检修.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医疗器械(第二类)注册及注册人制度流程.pdf VIP
- AI大模型赋能数据治理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苏彦捷-心理学专业英语-Chapter 7 Emotion and Motivation.pptx VIP
-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员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2020泰和安TE3300系列组合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使用说明.docx VIP
- 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要点总结合集(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