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县交际河萤石矿扩大连续试验报告.docVIP

布托县交际河萤石矿扩大连续试验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托县交际河萤石矿扩大连续试验报告

科研项目成果报告 四川省布拖县交际河萤石矿 扩大连续试验报告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二○一○年十二月 四川省布拖县交际河萤石矿 扩大连续试验报告 项目负责人:张裕书 张 贻 报告编写人:张裕书 报告评阅人: 单位负责人: 所技术负责人: 所 长: 提交报告时间:二○一○年十二月 试验研究人员:张裕书 杨耀辉 张少翔 刘淑君 龙运波 白雪飞等 化验分析人员:刘淑君 吴丽琨 黄立伟等 目 录 四川省布拖县交际河萤石矿扩大连续试验报告 0 第一章 前 言 2 第二章 实验室试验 3 第一节 试验靶区及样品采集 3 第二节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5 第三节 原矿物质组成 6 第四节 选矿探索试验研究 9 第五节 浮选条件试验 15 第六节 浮选开路和闭路流程试验 21 第三章 扩大连选试验 26 第一节 扩大试验流程、设备及药剂制度 26 第二节 扩大试验结果 30 第三节 扩大连续试验产品测试分析 32 第四节 浮选药剂费用及精矿的药剂成本 39 第四章 技术经济初步分析 40 第一节 选矿厂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40 第二节 选矿厂工艺流程及其技术指标 40 第三节 选矿厂生产成本估算 41 第四节 选萤石经济初步分析 45 第五章 小 结 46 第一章 前 言 一、项目任务 根据合同要求,本项目将完成的研究任务为:、研究进度和实施计划 第二章 实验室试验 第一节 试验靶区及样品采集 试验矿样***采集。选择出首采矿区,在***施实采样工作。 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布拖县城178°方向,平距45km处,行政区划属布拖县龙潭镇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2°50′00″;北纬27°21′35″。 矿区往东,有12km乡村公路与金沙江沿江公路相接,顺金沙江沿江公路70km至宁南县城,至云南省的巧家县城仅有50km。矿区往北,有64km乡村公路与布拖县相接,矿区交通条件较好(见图1)。 矿区地处康藏高原东缘,凉山州歪巴老岭山脉之中山区。矿区地处河谷地带,地形切割较强,形成构造侵蚀地貌(见照片1)。区内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20°~35°。矿区海拔一般在1068~1950m之间,相对高差882m。区内山溪性河流较发育,交际河向东流入金沙江, 是矿区地表分布的主要水源。区内植被较发育,多以乔木为主,其余为灌木丛和杂草。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0.2℃,无霜期212天,年降水量为1138mm,集中降于6~10月,11月至次年4月雨水少。 二、矿区地层岩性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zbd),另外在矿区东北部由西向东分布有寒武系下统(∈1)、中统西王庙组(∈2x)、上统二道水组(∈3e)和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下面由老至新分别介绍区内的地层。 一、震旦系 为一套中厚层状的深海白云岩建造、整合于观音崖组灰岩之上,据其岩石构造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矿区内仅出露上段。 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上段(Zbd3):灰、灰黑色燧石条带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砂质钙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常见细密的层纹构造。铅锌矿就产于该地层细晶白云岩的层间破碎带中,萤石矿产于该地层黑色燧石条带白云岩的断裂构造中。地层厚度>800m。 二、寒武系 (一)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1q):分布于区内中部,呈近南北向展布。为浅海陆棚沉积。由深灰、黑灰色薄层夹中厚层状钙泥质、泥质石英粉砂岩夹白云质灰岩、海绿石砂岩组成。粉砂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纹,地表多呈球形风化。近顶部为浅黄灰色钙质、白云质石英粉砂岩与紫红、灰绿等杂色粉砂岩页岩呈不等厚互层,以页岩为主。底部为厚20m的海绿石磷块岩夹燧石团块及褐铁矿风化壳。地层厚度>248m。与下伏灯影组上段地层呈断层接触。 (二)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1c):属滨岸潮汐沉积,分上下两个段: 下段:石英粉砂岩、细砂岩、石英岩状石英砂岩夹紫红、灰绿等杂色页岩。顶部为2~5m厚的含砾石英粗砂岩。地层厚117m。 上段: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夹页岩,近底部为石英粉砂岩夹含砾石英粗砂岩。地层厚度>140m。与下伏筇竹寺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l):分布同筇竹寺组,属潮坪相沉积。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夹薄层、中厚层白云岩。地层厚度>88m。与下伏沧浪铺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四)寒武系中统西王庙组(∈2x):为一套滨海相燥热气候条件下沉积的砂岩建造。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粉砂岩、钙质石英粉砂岩、细砂岩。见平缓斜层理、波状层理。地层厚度>78m,整合于龙王庙组白云岩之上。 (五)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为一套镁碳酸盐建造,岩岩性以粉~细晶白云岩为主。上部多见夹有纸状页理之泥质白云岩及钙质页岩。地层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