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

辽 宁 科 技 大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鞍山市及周边E级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学院、系: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2008-2 学生姓名: 张贺 指导教师: 宁殿民 杨凤芸 成 绩: 2010年 12 月 31 日 目录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测量依据、原则 - 4 - 四、技术指标 - 4 - 五、技术设计内容步骤 - 8 - 六、高程控制的布设 - 11 - 七、1:500测区地形图测绘 - 12 - 八、工作进程、时间安排 - 12 - 九、检查验收 - 13 - 十、上交资料 - 13 - 十一、经 费 预 算 - 14 -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为满足鞍山市及周边的规划设计用图的需要,受鞍山市委市政府(甲方)委托,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08级学生(乙方)承揽1:500、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本次测绘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测区1:500地形图约平方公里。、 四等水准路线总长约公里。任务: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钢都之称。因市南郊有一对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东部、北部靠辽阳,南部与凤城、庄河毗邻,东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辽中县连接。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连市308公里,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2°10′—123°41′,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总面积为9252.4256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其中市区624.294平方公里(铁东区21.451平方公里,铁西区28.784平方公里,立山区15.9平方公里,千山区558.159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县1393.9916平方公里,岫岩满族自治县4502.057平方公里。 三、测量依据、原则 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平均距离(KM) A(mm) B(1*10-6)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三 等 5 ≤10 ≤5 1/80000 四 等 2 ≤10 ≤10 1/45000 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当GPS网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统转换成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时,应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o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o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GPS网中相邻点间距离 项目 级别 AA A B C D E 相邻点间最小距离 300 100 15 5 2 1 相邻点间最大距离 2000 1000 250 40 15 10 相邻点间平均距离 1000 300 70 15-10 10-5 5-2 3、布网原则与设计 (1) 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布网状况进行设计。GPS网的点应有二点以上的点相互通视,有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的应用。 (2) 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的测绘成果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 (3) 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与附近的国家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 (4) 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