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卷第6期 地理学报 V01.64.No.6
SINICA
2009年6月 ACTAGEOGRAPHICA June,2009
福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
王强,伍世代,李永实,汤晓华,陈国子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以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研究命题.着重探讨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开展过程
中存在的现实难题与解决办法.以期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理论、方法参考。研究表
明::对于自然环境条件区域分异明显、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县域内交通指向
主导经济布局的省域.在划分主体功能区时,应考虑综合应用县域单元、乡镇单元两种尺度,
规避“一刀切”的错误论断。为此.我们提出山地省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开展思路:①以各
类保护区为主体.首当划分出禁止开发区域;②以县域为单元进行国土开发综合评价,甄别
出平原地区开发类区域.并应用现有开发强度指标逐级划分出优化开发区域:③以乡镇为单
元进行国土开发综合评价.遴选出内陆山地地区重点乡镇;④根据两种空间尺度划分结果。
整合各类主体功能区域。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分尺度;指标体系;开展思路;福建省
1 引言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是区域科学体系亘古不变的科学命题.是揭示区域本质和统筹内
外联系的经典论题。长期以来。受我国区域行政体制的制约与经济自由发展的驱动,各
地区展开激烈竞争.不顾自身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规模开发建设,直接
导致资源衰竭、环境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区域问题又将进一步衍生出一系列
的空间、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生态等问题,从而导致区域竞争力下降,投资环境
恶化,最终使得区域严重衰退【l-41。如何协调区际矛盾?如何促进空间有序开发、优化空间结
构以及应对行政区壁垒潜在变革.这都是新时期区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
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结构15,q。并制定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
展格局.促进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其实质是以地域空间分异和联系规律为基础,应用
综合区划方法逐级划分或合并地域单元。从而综合考虑人口、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空间组
合状况进行空间管治、确定区域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工。依此协调不同空间单元的发
展.解决跨区域性问题和空间差异,高效调控区域整体发展【刀。在此背景下,我国学术界
和政府部门相继开展诸多理论、技术方法等领域的有益探讨,并形成国家级和省级实证
研究成果[8-151。此外.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是“人地关系”历史问题思辨的
深入与拓展.由于各地发展条件和战略定位不同。故在各地划分单元、方法与依据等方
面存在差异陋埘.相关学术问题尚待探讨。因此,本文以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实例,
着重探讨在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难题与解决办法.以期为我国主
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收稿日期:2008-10-21;修订日期:2009-03-23
基金项目: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方法研究”项I|(2007A02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重点学
forthe on FunctionOriented of
科项目【Foundation:The studyMajor ZoaiagFujianProvince,No.
project
ofHuman from of Normal
GeographyCollegeGeograpMeaiScience,Fujian
2007A027;脚Project University】
作者简介:王强(1982·),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