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节 电气事故的种类 1.1 电流伤害事故 1.2 雷击事故 1.3 静电事故 1.4 电磁辐射危害 1.5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 1.1 电流伤害事故 电流伤害事故即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接近带电体至一定距离时,其间击穿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叫做电击。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叫做电伤。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等伤害。 1.2 雷击事故 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负电荷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除可毁坏建筑设施和伤及人畜外,还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和爆炸。 1.3 静电事故 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如石油、化工、橡胶行业,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此外,静电还给人一定程度的电击,还能击穿集成电路板。 1.4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危害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的危害。辐射电磁波是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高频电磁波除对人体有伤害外(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还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还能造成感应放电和高频干扰。各种无线电设备均可能产生电磁辐射。为了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 1.5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本身属于设备事故,但是有些设备事故总是和人身事故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电线短路或油开关爆炸可能引起火灾或重大人身事故等,因此,某些电路故障应属于电气安全范围所研究的电气事故。 第二节 防止触电安全技术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频率、持续时间、流经途径和人体的健康情况有关。 2.1.1电流的大小:根据人体反应程度将电流划为四级: 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感觉轻微刺痛,可自己摆脱,大致为工频交流电1毫安或直流电5毫安。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摆脱电流:人体感到强烈刺痛,肌肉收缩,但仍可以忍受和自己摆脱带电体。人体触电时间越长,摆脱电源的能力越弱。 室颤电流:人体感到麻痹、剧痛、呼吸困难,心室纤维性颤动,如不及时抢救,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即可导致生物性死亡。。 致命电流:可立即导致死亡。当电流达到 100毫安时,只需三秒钟人就会因心室颤动或呼吸窒息而死亡。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上表中,0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1,A2,A3,是 不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 围;B1,B2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 一般认为:30mA以下是安全电流,超过100mA可导致人死亡。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1.2 电压和人体电阻 人体的电阻约为1000-10000欧。但是,若皮肤潮湿、出汗、有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人体电阻会下降到800-1000欧。所以,人体的电阻只能按800-l000欧计算。 国家标准GB3805规定,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1.3 触电时间 2.1.4 电流途径 2.1.5 电流频率 2.1.6 人体状况 这些因素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都有直接关系。 2.2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特低电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会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安全电压额定值有42V、36V、24V、12V、6V。 使用场所: 1、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便携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 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3、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 4、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人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防止触电,但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触电伤害程度与时间密切相关,所以抢救及时是关键,抢救方法得当受害者获救机率就会增大。 解脱电源:如拉开闸刀、拔掉插销、拨开电线、剪断电线等(低压触电)。 对症救治:静养休息、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第三节 雷电事故预防技术 3.1 雷电的种类 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通俗讲就是直接击在建筑物或防雷装置上的闪电。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高大导体上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