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卷 第 期
82 7 Vol.82 No.7
地 质 学 报 ACTAGEOLOGICASINICA
2008年 7月 Jul 2008
y
赣南钨矿新类型及“五层楼 地下室”找矿模型
+
,) ) ) ) ) ) )
12 2 3 3 1 1 3
许建祥 ,曾载淋 ,王登红 ,陈郑辉 ,刘善宝 ,王成辉 ,应立娟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 )江西省地质勘查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1 100037 2
江西赣州,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341000 3 100037
内容提要:赣南具“世界钨都”之称,特别是易识别、易选的石英脉型钨矿床闻名遐尔。近 年来,在开采开发
20
石英脉型钨矿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一种新的钨矿类型,即八仙脑式的破碎蚀变岩带 石英脉复合型钨矿。本文通
过对八仙脑钨矿成矿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五层楼 地下室”的找矿新模型,以期对该区的新一轮钨多金属矿找矿
+
有所启迪与帮助。该模型已经对老庵里、金银庵等大、中型钨矿的勘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钨矿床;破碎蚀变岩 石英脉型;五层楼 地下室;新类型;新模型;赣南
+
赣南是我国乃至于世界上石英脉型黑钨矿最密 型和矽卡岩型占绝对优势(表 ),斑岩型和其他类
1
集产出的地区之一,已经探明钨储量 150万吨左 型的钨矿在赣南较为次要。因此,加强赣南钨矿的
?
右 ,比国外金属钨储量的总和( 万吨,钟汉等, 地质找矿工作,在开展老矿山的“探边摸底”工作、补
82
1987)还要多。因此,作为石英脉型黑钨矿的矿集 充资源量的同时,发现新的矿床类型,开拓新的找矿
区,赣南钨矿的成因始终是全球矿床学家的研究热 思路,已经迫在眉睫。
点(莫柱孙等, ;李洪谟等, ;朱焱龄等,
1958 1959
2 新类型———以八仙脑为例
;吴永乐等, ;康永孚等, )。
1985 1987 1994
随着已探明钨储量的消耗,赣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析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法律规制.pdf
- 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大气环流特征差异及其动力诊断分析.pdf
- 典型蒸发岩及泥岩共生沉积体系中元素及其烃类物质响应――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为例.pdf
- 铁镉对花生叶片结构和光谱特征的交互影响及关系.pdf
- 点力源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激发的弹性波.pdf
- 电离层对流和极光区电集流的地磁链观测.pdf
- 电离层频高图参数的实时自动度量及分析.pdf
- 东澳大利亚南悉尼盆地二叠系及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变形构造.pdf
- 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的研究.pdf
- 东北地区地幔热柱构造及成矿成藏作用.pdf
- 高风速相干结构对通量输送影响的实验的研究.pdf
-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同时测量大气风和气溶胶光学性质的模拟的研究.pdf
- 高温高压下岩石电导率不同测量方法的实验对比――以二辉橄榄岩为例.pdf
- 根据2001年Mw78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pdf
- 构造控制的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证据.pdf
-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pdf
- 关于动力Alfven波的色散及朗道阻尼.pdf
- 广西茶山锑钨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意义.pdf
- 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的研究.pdf
- 广西新元古代BIF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