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5卷 第 5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5, No.5
2015年 9月 QUATERNARY SCIENCES September,2015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5.08 文章编号 2015
利用树轮宽度资料重建东天山木垒地区降水量
① ① ② ① ①
张同文 袁玉江 陈向军 范子昂 喻树龙
① ① ① ①
陈 峰 尚华明 张瑞波 秦 莉
(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02;
①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利用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东天山木垒地区自公元 1727年来上年 8月至当年 6月降水量,调整自由度后
的方差解释量为 36%(1962~2007年)。过去 281年来,木垒地区降水量变化存在 5个偏干阶段(1742~1777年、
1808~1832年、1853~1876年、1908~1934年和 1975~1992年)和 4个偏湿阶段(1778~1807年、1833~1852年、
1877~1907年和 1935~1974年)。与代表大范围降水变化的重建序列对比表明,该降水量重建序列与北疆降水变
化的3个偏湿期(1778~1807年、1833~1852年和 1935~1974年)和2个偏干期(1808~1832年、1853~1876年)存
在一致。功率谱分析显示该重建序列存在 143年、109年的显著准周期(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重建
序列代表了东天山区域局地降水量变化情况,且与邻近的中天山巩乃斯地区降水变化最为相似。随着空间距离
的加大,该重建序列与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上天山不同区域降水变化的相关性逐渐减弱。
主题词 天山 雪岭云杉(Piceaschrenkiana) 树轮宽度 降水量
+
中图分类号 P467,P534632 文献标识码 A
并开展了树木年轮气候学相关研究;张志华等[30]
1 引言
认为研究区云杉样树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因
天山山脉横亘于欧亚大陆中部,东西长约 此利用区域年表建立了东天山300年来干旱日数的
[31]
2500km,南北宽约 250~300km。作为中亚区域内 变化;彭剑峰等 则针对东天山主要针叶树种之
主要山系之一,天山不仅对中亚北部气候有着重要 一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sibirica)开展树木生长
影响,其山区内广泛分布的原始森林还为开展树木 气候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节的不同水热条件
年轮气候学研究提供了机会。多数气象仪器观测记 组合是影响树轮宽窄的限制因素,并且前期生长的
录不足百年,难以描绘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而树轮 滞后效应对年轮形成存在重要影响;王劲松等[27]
资料与其他气候代用资料相比,因其定年准确、连 在分析森林下限西伯利亚落叶松树木生长气候响应
续性强、分辨率高、地域分布广以及与气象观测资 的基础上,重建了东天山干湿变化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北山地多成因壶穴初步的研究――对华北山地“冰臼”等“冰川地貌”的讨论.pdf
- 华南雷州半岛第四纪多旋回火山岩-红土系列的层序及年代.pdf
- 还原成岩作用对磁性矿物的影响及其古气候意义以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岩芯YD0901沉积物为例.pdf
- 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Ⅰ).pdf
-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对营养成分和碳的扣留.pdf
- 黄河沙量记录及黄土高原侵蚀.pdf
-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其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pdf
- 黄土频率磁化率及古气候冷暖变换.pdf
- 基于UPb定年和单颗粒锆石粒径分析示踪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和红粘土物源.pdf
- 基于气候变化特征的红层划分对比――以东营凹陷南坡为例.pdf
- 灵台红粘土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地球化学演化.pdf
- 龙感湖沉积物中人类活动导致的营养盐累积通量估算.pdf
- 龙骨坡遗址第7水平层石制品新材料.pdf
- 略论地质图件的十大功能――纪念黄汲清先生诞辰110周年.pdf
- 论大别山南缘襄樊―广济断裂的两次向南逆冲推覆.pdf
- 罗马尼亚第四纪黄土沉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成土模式探讨.pdf
- 米仓山―大巴山前缘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砾岩特征及对物源的指示.pdf
- 末次冰期及其全新世冲绳海槽东部Z14-6孔的10Be记录.pdf
- 末次盛冰期中国海古地理轮廓及气候效应.pdf
- 内蒙古大青山北麓蓝晶石榴长英质片麻岩的发现: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