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一)用途 适用于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高程控制。实践证明,电磁波三角高程的精度可以达到四等水准的要求。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高差,再求出所求点的高程。 (二)原理 B点的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高差,再求出所求点的高程。 二.一般情况下的三角高程测量 * 远距离(大于300m)的三角高程测量计算 距离较远时,考虑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对高差 的影响,应对观测得到的高差加“两差”改正: 球差改正: 气差改正: 两差改正: (k=0.14) D/km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f=6.7D2cm 0 0 1 1 2 2 3 4 6 7 * 距离较远时,考虑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对高差 的影响,还应采用对向观测。即由A观测B,再由B 观测A,取对向观测平均值可抵消两差的影响。 (三)观测与计算----三角高程测量的实施 (1)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上,量仪器高i和觇标高v,读数至0.5cm,量取两次的结果之差不超过lcm,取其平均值记入表。 (2)用经纬仪瞄准B点觇标顶端,观测竖直角2~3测回,前、后半测回之间的较差及各测回之间的较差如果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差,则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3)将经纬仪搬至B点,同法对A点进行观测。 (4)高差及高程的计算。 技术要求,见各种规范。 采用对向观测后取平均的方法,可抵消球气差的影响。 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实例 * 待求点 B 起算点 A 往 返 平距/m 341.23 341.23 竖直角α/° +14 06 30 -13 19 00 D?tgα/m +85.76 80.77 仪器高i/m +1.31 +1.41 目标高S/m -3.80 -4.00 两差改正/m +0.01 +0.01 高差/m 83.37 -83.36 平均高差/m +83.36 起算点高程/m 279.25 待求点高程/m 362.61 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记录表 * ?三角高程测量两点距离较远时,应考虑加两差改正; ?两点间对向观测高差取平均,能抵消两差影响; ?三角高程测量通常组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以检验精度; 用电子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能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 (四)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 实验:闭合、附合导线内业计算 实验目的:掌握闭合与附合导线内业计算,加深对其原理方法的认识。 资料工具:野外实测导线数据一份,计算器1个。 实验任务:每组完成一闭合或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并填入表格。 说明:起始边方位角应通过已知点坐标反算求得。闭合导线起始边方位角要考虑连接角值。 习题与思考题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2、选定控制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导线布设的方式有哪些? 4、怎样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导线测量的闭合差是怎样确定的? 5、计算下表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值。 K = = f ?D 点号 转折角 (右) ? ′ 改正后 转折角 ? ′ 方向角 ? ? ′ 边 长 D (米) 坐 标 增量(米) ?X ?Y 改 正 后 增量(米) ?X ?Y 坐标(米) X Y 2 3 4 5 1 1 128 39.34 85 12.38 124 18.54 125 15.46 76 36.13 136 42.0 fx = fy = f=? fx + fy = 2 2 ? ??理= f?= ??测-??理= f?容=±60? 5 = 199.36 150.23 183.45 105.42 185.26 800.00 1000.00 6、附合导线计算 xB= yB= αB= xM= yM= αM= * 三角锁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图形条件:三角形内角之和应等于180°。 基线条件:从一条基线开始经一系列三角形推算至另一基线应等于该基线的已知值。 平差后再根据平差改正后的角度计算边长和坐标。 内业计算的步骤 计算前应先检查角度观测值、各三角形的闭合差、基线的长度等是否超限。然后绘制略图,并进行编号。 传距角 传距角 已知边 推进边 间隔边 间隔角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第一次角度改正 2.基线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第二次角度改正 ′ ′ ′ ′ ′ ′ ′ ′ ′ 理论 改正后角值 令 3.边长与坐标的计算 根据基线BI的长度及平差后的角值,用正弦定理依次推算出三角形的边长。 计算三角点的坐标时,可把各三角点组成一闭合导线ACEFDBA。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