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MZ900S型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预压方案MZ900S型(32m/900t)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预压方案MZ900S型我承建的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梁,要对移动模架进行预压试验。结合我工程特点,经过对上行式和下行式移动模架的特点和适应性比较,最后采用适用于32m跨简支箱梁施工的MZS900型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作为我现浇简支箱梁的生产设备。
我采用该套移动模架进行施工,其施工顺序为#梁
本移动模架主要由、、、支腿、、、、端模系统、拆装式内模系统、电气液压系统等部分组成。移动模架预压的目的是消除移动模架拼装的非弹性变形,测算出施工荷载的弹性变形,同时检查各部位的强度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MZ900S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需要在现场做空载试验和堆载试验,以确保设备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正常工作和使用完全。
为了初步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造桥机的挠度和刚度,在现浇箱梁施工前的起始跨、不等跨进行堆载模拟试验,堆载过程中使用代替施工荷载进行。
通过模拟移动模架在箱梁施工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移动模架主梁框架及其附属结构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
通过其规律来指导移动模架施工中模板的预拱度值及其混凝土分层浇注的顺序。试验地点及试验方法概述
试验地点:#墩之间。
试验方法:模拟该孔箱梁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该试验方法不同于起重机械:因为其荷载是顺序逐加的、且每次加载的观测时间。当完成1%荷载加载,进行测量记录,观察移动模架受力的情况。1小时观测一次,设计荷载:32.6 m简支箱梁设计砼:3.1 m3,涨模系数取1.02倍;钢筋t,钢绞线t;C5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容重为2.39 t/m3;内模自重40 t;
施加荷载的大小及顺序考虑了箱梁内模板拼装,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流程等因素(如施工人员的重量,大小型施工器具的放置等)的影响。基准点的设置:模拟实际空模床的准确位置,并以此姿态作为沉降的初始态。
移动模架承受总重量:G总=G砼×1.02+G钢筋+G钢绞线+G内模= 3.1m3×2.39t/ m3×1.02+ t+ t+40 t≈891.2t。
综合考虑了以上各种因素,我单位确定的预压荷载系数为1%,基准载荷为吨。用压混凝土箱梁的重量分布,分别按吨(%)、吨(%)、吨(),对模架分级加载试验,测量各测点的标高值。用预压前、预压期、稳定期、卸载后的标高观测值,算出模架总下沉值(预压前-稳定期),计算弹性变形量(卸载后-稳定期)和非弹性变形量(预压前-卸载后)。成立试验指导小组。
序号 工种 人数 分工 1 队长 1 移动模架压重的管理和组织 2 技术员 2 压重过程中技术要点和压重重量、时间的控制 3 测量人员 4 测量每个控制点标高,监测模板压重变化并进行记录 4 压重人员 18 压重砼块的吊运、摆放及卸载 钳工 4 负责移动模架本身安全水准仪 Dini0.3,精度3mm 台 1 2 汽车吊 25t 台 2 3 混凝土预制块 2.6t/块 块 411 5 柴油发电机 150KW 台 1 备用 空载试验
试验前的检查
检查移动模架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检查移动模架的电气系统连接是否正确、安全;照明充足,警示明确;即完全模拟浇注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工作。底板、侧模调整功能试验
底模、侧模各段各块微调动作是否可实现。底模、侧模预拱度设置是否可靠。
模架整体顶升,降落动作是否可靠,检查顶升油缸的锁定功能。
底模架相对侧模的下弦杆向外滑移,底模架向左右开启,每组底模架的滑移距离为4.5m。个底模架工作单元相对于侧模架有两个滑道(滑道中心距离为4.5m)。由于安装偏差、吊挂滚轮摩擦阻力存在差异等因数,滑移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若出现偏位情况,应马上停止液压油缸操作,使用辅助工具配合液压油缸对底模架进行纠偏。以免因吊罐滚轮别卡而继续操作导致模架杆件变形及吊挂滚轮损坏。现场拼装时应注意先将底模架吊挂滚轮套在侧模架下弦滑道内,然后再安装侧模架端部油缸支座结构。检查模架的平稳性、侧向稳定性,检查底模横联及侧模的开合对接可靠,模板结合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模架纵移;纵移距离为3~5m,检查纵移是否可靠,完成一跨纵移。(该项次试验可根据现场安装条件提前进行)。
上述试验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检查,要求机构或构件没有损坏,连接处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测点布置
在堆载试验开始前,造桥机就位后,分别在造桥机的主梁、底模、侧模架等部位布置观测点。
在移动模架前后支腿上设有观测点,观测支腿的变化。
在主梁上分别设5个测点。
在左右挑梁上分别设个测点,共个测点。
在底模板的左右分别设5个测点,共10个测点。
在翼模板的左右分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