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肖新光:开放博弈方能网络强国
——建立产业能力支撑下的外向型网络空间战略观
编者按:在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道路上,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在互通互联的网络空间,开放博弈显然要真功夫。我们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网络治理观,实现中华民族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就需要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坚持开放的安全观和发展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对等制衡”的产业大格局。安天实验室是获得国际知名测评机构年度奖项的网络安全民族自主厂商,其创始人、首席架构师肖新光带领团队创业十四年,为“技术先进”而践行,为“战略清晰”而建言。他认为“开放博弈不仅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安全观”,并基于发展中国家开放之路的阶段性特点,洞察国家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产业能力和开放式博弈策略的关系,将民族产业能力作为开放博弈的基础和支撑,提出了“开放博弈、网络强国”的外向型网络空间战略观,值得上升到国家网络空间战略层面予以高度重视。
在国际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一、开放式博弈是中国无法回避的选择
当今之中国,正处于一种复杂的矛盾纠结当中。一方面,GDP总量和经济规模如此之庞大、外汇储备如此之丰富,以致有部分国人简单地认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仿佛已经指日可待;而另一方面,对自身网络安全能力却又如此之不自信,以致不断有声音认定,在信息技术领域,乃至在网络空间中,中国唯有建立一个完全自闭合的供应链与自循环的信息链方能安全自保,甚至认定中国必须重建一个新的网络体系,否则就不能防范对外的攻击。
妄自尊大引发盲动,妄自菲薄导致保守。而这些观点,又莫不以各种层面的中美对比为基础。此时,唯有真正厘清大国博弈现状,方能正本清源。
“美国领跑,中国跟跑,其他国家正在掉队”,这是当前网络信息产业、包括网络空间中的国家竞技图景。但中方的博弈水平与飞速发展的产业体量相比,成长相对缓慢;而与美国相比,似乎已经不在同一层面。因此有人用 “被动尴尬”四个字,???概括中国在当前网络空间博弈中的状态。所谓“被动”是综合能力的劣势体现,而所谓“尴尬”是遭遇各种指责打压后,无法实现有效反制的窘迫状态。
(一)中国在网络空间博弈中因何被动?
究“被动”之原因,如果只是解读为若干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则似乎过于狭隘。而应从更宏观的大场景下,从供应链、信息链和服务能力分布方面来进行解读。
从供应链上来看,尽管中美都是国际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但供应链的上游相关核心技术地带已被美方把持;大量国际知名产品和服务品牌也为美方企业所有。中方尽管对供应链也有较大贡献,但更多是位于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实际依托的是密集劳动力输出。以苹果手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例,其中高溢价的品牌无形资产、整体设计、核心软硬件系统等等,都把持在美方;而中国则提供了大量低利润的代工厂作为生产环节。而反过来,中国又是苹果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而这其中的“剪刀差”,则不仅是苹果富可敌国的高额利润,也正是美国的国家红利。
从信息链上来看,在全球信息流动中,通过美国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优质、免费的、富有创造力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全球数据主动向美国汇集,美国成为全球数据的中心。数据作为“网络空间时代的石油”,是未来社会生活、产业竞争、大国博弈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对全球数据的创造、提炼和攫取,完全不需要美方像当年利益博弈和能源保障一样付出战争成本、背负道义十字架;恰恰相反,价值、文化与服务的同步输出能力成为数据获取能力的基础。这种新模式,以一种极度“文明”的方式推动着世界版图向单极世界倾斜,加大着“剪刀差”的高度,连欧洲传统列强对此都无可奈何。
从服务分布上来看,通过先发优势、成熟的连锁制度、全球能力保障,美国综合服务能力也已几乎到达全球每个角落。产品、信息、服务,作为美国获取全球红利的三个支点,综合能力之强、体系之系统,远超出常人的想象。而中国(也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在网络空间领域的被动,对美国产品中植入后门的担心、对数据被攫取的忧虑,也都是这种大的格局被动的结果之一。
尽管这个局面带给中国极大的心理焦虑和恐慌,以至于有人希望退回原点,封闭自保,甚至认为今日之被动,乃当初接入Internet之祸,具体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可以想象:假如当时不进行改革开放,不拥抱最新的信息技术,不加入国际循环,我们今天全部的发展和成就都无从谈起。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发展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实现了超量的外汇储备、形成了包括若干初具规模和国际博弈能力的IT与互联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在知识、观念上都初步具备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大国的可能。因此这种被动,是在已经初步获取了博弈筹码与加速度,但实力尚未超越对手的一种体现;是由不被对手所重视,到让对手焦虑的体现。因此这种被动,从轨迹上来看,其是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