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4 卷第 8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34,No.8
2014年8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Aug.,2014
DOI:10.13671/j.hjkxxb.2014.0504
魏伟,雷莉,石培基,等.2014.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34(8):2140⁃2147
Wei W,Lei L,Shi P J,et al.2014.Evaluation onthecoordina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iyang River Basin[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34(8):2140⁃2147
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
1 2 1,∗ 1 3
魏伟 ,雷莉 ,石培基 ,周俊菊 ,颉斌斌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2. 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武威733000
3.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兰州730070
收稿日期:2013⁃09⁃23 修回日期:2013⁃10⁃15 录用日期:2013⁃10⁃15
摘要:以石羊河流域 117个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流域 1986、2000 和2011年的Landsat TM解译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了
ESV模型、EEH模型和AGPI模型,依据ESV指数和EEH指数揭示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关关系和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
1986年以来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呈小幅下降趋势,1986—2000年年均损失0.48%,2000—2011年年均损失0.27%.②1986年以
来石羊河流域各乡镇经济发展较快,AGPI增长呈现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的趋势,流域北部增长率明显高于南部.③石羊河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
协调度在 1986—2000年期间保持了原始和自然发展状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较差.此后2000—2011年期间二者协调度有所改善,但
石羊河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正处于矛盾多发且此消彼长的不稳定阶段,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时空演化
文章编号:0253⁃2468(2014)08⁃2140⁃08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on the coordina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iyang River Basin
1 2 1,∗ 1 3
WEI Wei ,LEI Li ,SHI Peiji ,ZHOUJunju ,XIE Binbin
1.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
2. Management Bureau of Shiyang River Basin,Gansu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Wuwei733000
3. School of Urban Economics and Tourism Culture,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
Received 23 September 2013;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5 October 2013; accepted 15 October 2013
Abstract:Based on Landsat TMinterpreteddataintheyearsof 1986,2000 and2011aswell a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活性炭(PACT)对印染废水A2O工艺强化运行效果的表征.pdf
- 生物炭改良剂对小白菜生长及低质土壤氮磷利用的影响.pdf
- 生物稳定塘水流特征的研究.pdf
- 生物膜复合系统脱氮除磷的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pdf
- 生物覆盖层属性对气体输运过程的影响.pdf
- 生物转盘动力学分析与数学模式探讨.pdf
- 用Ca(OH)2-PDADMA-PAM法絮凝处理制革废水.pdf
- 用PFU法快速监测汉沽污水库净化效能的研究.pdf
- 用TDR确定沙壤土非饱和淹灌条件下NH4+的硝化反应及NO3-的入渗迁移.pdf
-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和加热释气分析法(EGA)初步探讨北京大气飘尘中硫和氮等的化学状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