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态氮在植物体内转化.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中氮素形态 有机氮 植物、土壤和肥料中与碳结合的含氮物质的总称。如蛋白质、氨基酸、酰胺、尿素等 硝态氮传奇 土壤氮素 无机氮 有机氮 氮氧化合物 硝态氮 亚硝态氮 铵态氮 与有机质或粘土矿物结合 与多价阳离子结合 存在于生物体(如微生物)中 固定态铵 交换性铵 溶液中的铵 最易被植物吸收 数量最大 土壤中氮的转化 铵态氮 硝态氮 吸附态铵或固定态铵 水体中的硝态氮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 生物固定 硝酸还原作用 NH3 N2、NO、N2O 挥发损失 反硝化作用 吸附固定 淋洗损失 有机氮 有机氮 生物 固定 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氮素吸收形态 NH4+、NO3-、NO2- 可溶性有机氮:氨基酸、酰胺、尿素等 豆科植物可以通过共生固氮,直接利用空 中的N2 硝态氮的吸收利用 植物主动吸收NO3--N a. 穿过液泡膜储存在液泡中。 b. 从根系中运输到木质部,然后被运输到地上部。 c. 在根系中或地上部被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 )还原成亚硝酸。 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 NO3-N的同化 NO2_ NO3_ NH3 反应式 NH3+谷氨酸+ATP 谷氨酰胺+ADP+Pi 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2e-+2H+ 2谷氨酸 谷氨酸+17酮酸 17种氨基酸 蛋白质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合成酶 转氨酶 合成 表 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卫生评价标准 (沈明珠,1982) 级别 硝酸盐含量 污染程度 参考卫生性 (mg/kg鲜重) 1 ≤432 轻度 允许生食 2 ≤785 中度 允许盐渍,熟食 3 ≤1440 高度 允许熟食 4 ≤3100 严重 不允许食用 因此,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措施:选用优良品种、控施氮肥、增施钾肥、增加采前光照、改善微量元素供应等。 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1、耗能情况 NH4+ NO3- 2、吸收速度与相互关系 吸收速度都很快,但同时存在时NH4+阻碍NO3-吸收, 虽然NO3- 主动吸收不受影响,但NH4+抑制硝酸还原酶的作用。 NO3- 净吸收减少。 3、对pH的影响 NH4+降低土壤pH NO3-提高土壤pH(棉花等双子叶植物不能,还原发生在叶部,氢氧根转化成有机阴离子,对土壤pH影响不大。) 4、吸收机理 NO3-主动吸收。 NH4+(被动渗透;接触脱质子) 5、肥效 喜NH4+:水稻:根内缺少硝酸还原酶,稻田反硝化。 甘薯、马铃薯:碳水化合物较多,吸收后立即同化 为氨基酸等 喜 NO3-:甜菜:幼苗缺少硝酸还原酶,易中氨毒。后期易形成酰胺类 生物碱,妨碍糖的结晶储存。 大部分蔬菜,如黄瓜、番茄、莴苣等。阳离子交换量比禾本科植物高 喜硝酸铵植物:烟草。NO3-有利于柠檬酸和苹果酸积累,增强燃烧性; NH4+醋精芳香族挥发油形成,增进香味。 喜铵植物: 水稻、甘薯、马铃薯 喜硝酸铵植物:烟草 喜硝植物: 大部分蔬菜,如黄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