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土方工程 执行规范: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 土的工程性质 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标高的确定 土方调配的基本原则和土方量的计算 流沙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及治理措施 轻型井点的平面和高程布置及计算 边坡的稳定性和支护方法 土方机械的功能和选择 填土的土质要求,影响压实的主要影响因素等。 2.1 概述 2.1.1 特点 面广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工期长。 2.1.2 土的工程分类 1、根据开挖的难易程度 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 2、根据颗粒级配与塑性指数 颗粒级配:粒径的大小及其在土中所占的比例 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之差称为塑性指数 液限: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 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 软土是指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呈软塑或流塑的粉土和粉质粘土、松散的特细砂、沼泽土等天然土层,以及回填土、未经夯(压)实的素填土,含有大量腐殖质的杂填土、土质软弱和龄期较短的冲填土。 2.1.3 土的工程性质 1 、土的可松性 V2>V3>V1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 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注:Ks>Ks>1.0 (式中:V1—自然状态下土的体积;V2—开挖后的松散体积;V3—回填压实后的体积。) 问 *分类级别越小的土则可松性就越小? *可松性越小的土就越好挖? 2、土的渗透性 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透过土体运动,这种被水透过的性质称为土的渗透性。 土渗透性比较:粘土﹤粉土﹤砂土﹤砾石 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调配 三个步骤: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场地初步设计标高的计算 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土方量计算 确定零线—挖填方的分界线 计算各区格土方量 计算挖方和填方总工程量 土方调配的规划 2.2.1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原则: 影响因素: 满足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量 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土方运输总费用最少 有一定的泄水坡度(≥0.002),满足排水要求,并考虑最大洪水水位的影响。 规范规定: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少于2‰的坡度 2、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3、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1)土可松性的影响 2)场内和场外挖、填土的影响 四个影响因素 设计标高以上的填方工程(降低) 设计标高以下的挖方工程(提高) 就近从场外挖土(提高) 就近弃土于场外(降低) 结论:填土量大,场地设计标高提高; 挖土量大,场地设计标高降低。 3)泄水坡度对场地设计标高的影响 2.2.2 土方量计算 1、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填;“-”--挖 2、确定“零线” “零点”—方格边界上施工高 度为0的点。 “零线”—“零点”所连成的线。 3、计算方格网内的土方量 全挖全填 两个角点为挖,另两个角点为填: A. B. 一个角点为挖,另三个角点为填 A. B.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例题 某建筑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20米)布置如下图所示。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见图。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为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由式(2.9)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4)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由式(2.10)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见图2.12。如1-5线上: 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5)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4、计算场地边坡的土方量 2.2.3 土方调配 在同一或相邻土方工程作业施工中,对开挖弃土量和填方用土量进行综合因素考虑和调配,将开挖弃土尽可能用于土方回填和最小运距的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开挖土方外运量 2.2.3 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的原则: *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总运输量最小,即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量最小。 *近期施工和远期利用相结合。 *分区调配和全场调配的协调,好土用于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填方区。 *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相结合,避免土方的重复挖、填和运输。 2.3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 主要内容:排除地面水和降低地下水 2.3.1 排除地面水 一般采用“疏”,“堵”,“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