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ell 3 细胞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细胞(cell):细胞是有膜包围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同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原生质(protoplasm):原生质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细胞活物质,指构成细胞的全部活物质。
原生质体(protoplast):由脂双层膜包围着原生质的活细胞。也有这样说的原生质体是除去全部细胞壁的“细胞”,或是一个为脂膜所包围的裸露“细胞”。
细胞器(organelle):细胞质中的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分辨出的,具有一定形态特点,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称为细胞器。如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
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质是指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的原生质。
胞质溶胶(cytosol):细胞质中除了膜围细胞器以外的部分称为细胞质溶质或胞质溶胶,内含有水、无机离子、酶以及可溶性大分子和代谢产物。
原核细胞(prokarytic cell):没有典型细胞核的细胞,包括细菌和蓝藻。最主要特征是没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通常集中于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这些区域与细胞质之间没有核膜隔开,所以一般把这种区域称为类核(nucleoid)又称拟核。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有细胞核和膜围细胞器的细胞,包括单细胞生物、全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
拟核(nucleoid):原核细胞中,没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通常集中于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这些区域与细胞质之间没有核膜隔开,所以一般把这种区域称为拟核。
二、细胞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
(1)一套基因组;(2)一层质膜;(3)一套完整的代谢系统。
细胞区别于无机界的最主要的特征:
(1)在结构上具有自我装配的能力;(2)在生理活动中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3)在增殖上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三、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主要形态特征:
(1)细胞膜:单位膜,约10nm厚,暗─亮─暗形式,没有内膜系统。
(2)类核:遗传物质集中区域,为一裸露环状DNA分子。
(3)细胞质:没有内膜系统、细胞器(核糖体除外)。
(4)细胞壁:肽聚糖等成分构成。
真核细胞结构:
(1)质膜:即细胞膜,为暗─明─暗三层结构的单位膜。
(2)细胞核:
a. 核膜:双层核膜
b. 遗传物质:DNA+组蛋白 ( 核小体 ( 染色 质 ( 染色体
c. 核仁:一或多个核仁
d. 核质:核基质,内有核骨架。
(3)细胞质:存在于质膜与核被膜之间的原生质。
有各种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骨架、中心粒、微体等。
(4)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有以下特点:
1、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
结构与功能区域化(compartmentalization)与专一化
A:原核细胞没有膜包围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有膜包围的;
B: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及内膜系统演变的细胞器,原核生物没有内膜系统;
2、 遗传装置及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差异
A.基因结构:
原核细胞DNA环状,一个,DNA裸露或与少量蛋白质结合;
真核细胞DNA线状,多个,DNA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核小体结构。
DNA+组蛋白——核小体——染色质——染色体
B.基因表达调控:
原核细胞: DNA没有无用序列,均为编码序列;
真核细胞:DNA常有内含子(intron)与外显子(exon)相间排列。
内含子:DNA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外显子:DNA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细胞骨架系统出现
Cell 4 质膜和细胞表面
解释名词:
单位膜(unit membrane):电镜下生物膜呈现的暗-明-暗三层式膜称为单位膜。其中暗线是由脂类分子极性头部和蛋白质亲水端经锇酸染色后的显示,明带为脂类分子和蛋白质疏水部分所形成。
流动镶嵌模型:1.脂类分子构成膜的基质;2.蛋白有两种,插入膜中(整合蛋白),或附着于细胞表面(边周蛋白),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3.膜是流动的,膜分子在膜平面内可行各种运动。
整合蛋白或内在蛋白(integral protein):占膜蛋白的70-80%,整合蛋白以不同程度嵌插在脂双分子层中,一次或多次穿膜,与脂双层分子结合紧密,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崩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大多数整合蛋白在质膜外表面结合有寡糖链,从而成为糖蛋白。
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与膜结合较弱,用温和的方法如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浓度,可将它们从膜上分离下来。
细胞外被:覆盖在细胞质膜表面的一层黏多糖物质。以共价键和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对膜蛋白有保护作用,并在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空出行新时代:2025年eVTOL航线设计与空域管理策略研究.docx
- 2025广东春季高考英语试卷.doc VIP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doc VIP
- 广东省2025届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四)(含答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doc VIP
- VR技术对博物馆游客游览满意度的提升研究论文.doc VIP
- 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培训教材.ppt VIP
- 医院常用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一览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