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屈原的人格美.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摘要: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他的人格美为世代所传唱,经久不衰。今天,我们通过他流传下来的不朽诗篇,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政治生涯,还有古今中外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可以体味屈原光辉峻洁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人格;独立不迁;爱国主义 引言 两千多年来,屈原研究及楚辞学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人格,尤其是他那种峻洁纯美,独立不迁,归结到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国度中产生影响和意义是广泛深远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综合国力大比拼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倡屈原这种峻洁纯美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本文试图从屈原的作品、生平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屈原的人格美。 一、通过屈原的诗篇展现屈原的人格美。 屈原遗留于世的作品不多,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总共就有23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创立了“楚辞”,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文心雕龙·辨骚》),他还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歌德谈话录》),屈原就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受到广泛推崇。在2010 年3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采访中国2010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开场,总理即以屈原《离骚》里的名句明志:“‘亦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人民网)可见屈原的思想流传之深远。 1、《橘颂》追求的内外美统一、独立不迁的品格 今天,怀着敬仰之情品读了屈原早期作品《橘颂》,文章里体现作者追求的那种光辉峻洁、独立不迁的品质,更激起我对这位传世伟人的崇敬和缅怀。故特意抄下《橘颂》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原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 《的人格美为世代所传唱,经久不衰。橘颂》是他的早期作品,相对于后期心情凝重的作品,这首显得舒缓畅快,可以看出作者正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期,表明诗人“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独立不迁”,不随波从俗的志向,抒发对故国坚贞不渝的感情。屈原怀着敬仰之情赞美橘树,因为他认为橘树不仅有 “绿叶素荣” “精色内白”、“文章烂兮”的漂亮外形,更可贵的是它有着“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珍贵内涵。据《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的是橘树有这样的特性,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这本是一大缺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与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他赋予了橘树外美与内美的品质,并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以橘树激励自己的志节。屈原非常注重仪表修饰,他提倡的仪表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仪表美,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是把仪表美与内在美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内在美是本质的,起决定作用,表现出对至善至美的强烈追求,他在《离骚》中体现了这种强烈的追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这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同时还对“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的谗佞之臣等辈进行了不屑的鄙弃。屈原的内在美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即体现他好修为常的品格和对祖国的忠贞不渝的精神。那华美的仪表与质正的心灵构成了屈原最完美的人格。 2、《离骚》集中体现了屈原的人格 《离骚》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 抒情诗,通过曲折的描写,展示屈原的思想、性格、政治理想和斗争历程。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说:“《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秀动人的作品,然而,像屈原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里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的,却还没有。”《离骚》和屈原的俊洁人格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了解屈原的人格美,就不能不去理解《离骚》的思想内涵。《离骚》中屈原仍然高唱“内外美的统一、独立不迁”的人格,并把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