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路基爆破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说明
S313线石务路彭水县太原至
龙射段(k7+570—K52+790)
路基爆破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单位:重庆协和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 : 幸 啟 灵
审核人 : 何 永 春
编制时间:
爆破工程名称 S313线石务路彭水县太原至龙射段(k7+570—K52+790)段路基爆破工程 施工工期 爆破施工地点 S313线石务路彭水县太原至龙射段k7+570—K52+790段 爆破作业类型 路基土石方浅孔及中深孔松动爆破 爆破岩质种类和总土石方量(m3) 一次最大单段炸药量
名称 改性硝铵/乳化炸药
炸药计划用量
数量 按保护物距离而3.6kg-120kg
雷管计划用量 爆破现场工作领导人 爆破现场技术
负责人 爆破员姓名 安全警戒人员姓名 安全警戒半径(M) 300米 爆破现在场爆破器材保管员姓名 爆破方案编制人姓名和技术职称 何永春(高级) 幸啟灵(初级) 爆破工程说明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 前言 1
1.2地形地貌 1
1.3气象、水文 2
1.4地质构造 2
1.5 地层岩性 4
1.6 水文地质 10
1.7沿线特殊岩体 11
1.8不良地质条件 13
1.9 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4
1.10 施工条件 14
第二章、爆破环境和爆破方案选择 15
2.1爆破环境的初步调研 15
2.2爆破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的依据 17
2.3爆破器材和爆破方案选择 17
第三章、爆破技术说明 18
3.1 路基爆破技术说明 18
3.2 彭水段路基爆破警戒方案 27
3.3盲炮瞎炮处理措施 30
第四章、爆破安全防护措施 32
4.1 安全性效核及有效控制 32
4.2 爆破器材检测 37
4.3 振动观测与控制 38
4.4 本区域内的爆破控制 39
第五章、爆破施工组织 39
5.1施工准备工作 39
5.2爆破工程机构设置 40
5.3施工组织管理人员表 40
5.5主要材料计划 42
5.6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 42
5.7安全保证措施 43
第六章、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方案 47
6.1应急步骤 48
6.2应急救援方案 48
6.3抢救程序及事后处理 49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前言
S313石务路彭水县龙射至九曲河大桥段公路是石柱连接彭水重要干道,该路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为泥结碎石路面,于2006年路面硬化为沥青路面。随着彭水县以及沿线龙射等周边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大,日均交通量辆线路全长km。本项目设计速度采用30km/h,路基宽度7.5米,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主要技术指标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1.2地形地貌
路线区位于中山区,山脉呈脊状,受构造控制,顺北东南西向延伸,路段区地形标高最高点位于K55+900左侧的庙林坨一带,标高为1147m,最低点位于线路终点的九曲河一带,标高约为219m,相对高差928m。
地貌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根据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将线路走廊区地貌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构造溶蚀地貌
主要为二迭系中统长兴组、三迭系下统大冶组、嘉陵江组灰岩区,分布于线路K38+000~K62+700。一般地形标高大于700m。
(2)构造剥蚀侵蚀地貌
主要表现为脊状低山丘陵,山脊与谷地平行相间。K62+700~终点。一般地形标高220~700m。
1.3气象、水文
该区内地表水体较丰富,主要的过境河流为乌江、小河、郁江。
乌江构成线路段起点一带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通道,亦构成测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沿线路段分布的次级水流一般发源于中低山沟谷中,明显受构造控制,多属树枝状水系,局部也形成羽毛状水系。地表溪沟担负起了线路段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任务。由于线路段沿线沟谷发育且深切,沟底顺溪沟发育方向地形坡度大,故每当暴雨时段,地表排水通畅,山洪暴发,但水位消涨亦快。
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气温变化特征明显。历年最大风速31.5m/s,平均风速1m/s,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最高气温34.2℃,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月平均气温7.1℃。夏季降雨量最多,秋季次之,冬季再次之,春季最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精细化工废气治理论证方案.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金税三期工程省级应用集中优化实施方案.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迳口镇总体开发谋划书.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酒店餐饮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九江力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酒店客房的分配问题建模学年论文.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卷积编码与解码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 论文.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卷筒机的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君豪商业中心物业管理方案说明.doc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骏业生态农业观光园企划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