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巴拉干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居室 起居室:一扇不可开启的大窗挡住了通往花园的路,人们只能从室内凝望花园的景色。通往花园的唯一途径是藏在侧墙的一扇小门。 书 房 工作室、起居室、阅览室都是两层楼高的空间,用矮墙隔开,但都不到顶,以不破坏墙的连续性。通过书房的楼梯可直接到达二层的主卧室。 巴拉干的设计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他本人监督下完成施工的整个过程的。他的设计经常是现场做的,他会在现场指挥工人在建好的墙加高些,以达到他想要的视觉效果。 屋顶平台原先设计有低矮的木栅栏,由此眺望花园。 几年后改成木板的女儿墙 后来又改成高墙围合的内院 女 儿 墙 沿街立面 庭院立面 建筑立面 立面分析 南立面开窗不多,开窗面积不到总立面面积的10%,而且开窗处位于墙的较高处,以保证私人空间的封闭性。中间那扇较大的突出于墙面的窗在一个不可达的高度,伸出街道,人既不能外望,也不可内视,因此保留了内部生活的根本隔绝 。 这样开窗的好处:使接待室和书房光线相通,即使东西面不开窗,也照样能引入蓝天阳光和美丽的景致。这便是巴拉干开窗与采光的匠心所在。 在接待室的北面开了一扇高高的落地窗,而北立面面向花园,开了很多窗,而且窗都比较大,是为了把花园的景致尽量引入室内。 这是巴拉干自宅的开门、开窗整体平面效果图,我们可以看到最通亮的一块就是刚才讲的接待室与书房的开窗与采光部分。还有一处天窗的设计同样很巧妙。 在楼梯间顶部开天窗,泻入天光,给人一种走向天堂的感觉,我觉得这可能是巴拉干宗教信仰的体现。再者,巴拉干不把窗开在便于与外界交流的墙上,而开在顶上,会不会也体现了巴拉干孤僻的性格和崇尚私人空间的封闭性的设计风格。 材料及色彩运用 材料 原有的乡村材料:即石材和木材,表达对环境的尊重和创造现代的空间感。 色彩 自然成分染料:墨西哥市场上到处可见,用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后制成,常年不会褪色,体现出亲切和舒适。 室内楼梯以及家具大量使用了天然木料,这种天然的材料给人以亲切感 书房和工作室采用黄色的装饰板,使整个室内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柠檬黄色调 室内的个别墙面使用洋 红色,使室内呈现热烈的暖色调 屋顶平台的高墙,部分使用了大红色,热烈且具有雕塑感 外观是灰白色与普通居民保持一致 比较安藤与巴拉干的作品 共同点 用诗意营造建筑; 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不同点 安藤: 是一位设计理念先行的建筑师。他所设计的建筑像黑白摄影作品,透露着超凡脱俗与纯洁。 巴拉干: 凭借敏锐的直觉进行创作,他的建筑像彩色摄影作品,多了一些温暖和安详,其中也流露着宁静和诗性。 小结 通过对巴拉干自宅的分析,我们学到了: 巴拉干对传统文化、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发扬。 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处理空间,使空间丰富多变并具有层次感。 通过运用材料、色彩,将静谧、平静、愉悦、孤独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游历这座建筑,仿佛经历人生不同的阶段:上升的辉煌、寻找的暗淡、得志的惬意、回首的闲暇、末了的思索。正如巴拉干所言,建筑是一部自传。 巴拉干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以及追求完美、执着的精神。 Thanks! * * * * 路易斯·巴拉干 ( 1980年第二届普利兹克奖) 建筑师背景 建筑概况 建筑与场所 建筑形体特征 建筑平面及交通流线 建筑空间与结构 建筑立面 建筑细部处理 总结 “我坚信,一个建筑师应当像设计他的房子一样经营他的花园:能使用,能传递美感,能提高品位,能包含美妙的艺术和其他精神价值;而任何没有传递平静的建筑都是错的。” —路易斯·巴拉干 路易斯·巴拉干(1902-1988) 1902年,出生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 1931~1932年间,他曾几次出国旅行。在游历欧洲时,他与柯布西耶见了一面,并了解了他的一些作品。 1936年,他和他的兄弟胡安·朱斯在革命公园的竞赛中中标,并得以从事建筑行业。 1936~1940 巴拉干搬到墨西哥城,接了一些小的项目。这段时期是巴拉干建筑实践的重要环节。 1940年,巴拉干决定退出建筑业并告知了自己的事务所 。 1947年,在墨西哥城建了自己的第二个住宅和工作室。 1951 与理查德·纽察相识,一起旅行。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的集会,并发表了他惟一一次会议演讲。 1952年,他用了八个月游历了欧洲和北非. 1964年,路易斯·康(Luis Kahn)邀请他作为萨尔克研究所的设计顾问。 197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作品展。 1980年,巴拉干获得了普利策奖,并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他最著名的一次讲话。 1985年,巴拉干回到瓜达拉哈拉,在墨西哥城举办了个人作品展。 1987年,巴拉干获得了普雷米欧奖。 19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