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度指标研究与实践要点.ppt

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度指标研究与实践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内容: 1、高层建筑鼓励区:以高层建筑为主体,构成城市形态的高点区。 2、高层建筑限制区:以多层建筑为主,严格限制建设高层建筑,构成城市形态的低谷区。 3、建筑高度重点控制路段:城市重要的景观路径,需进行专项的城市设计以确定沿线建筑形态和高度。 4、建筑高度重点控制节点: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需进行专项的城市设计以确定节点周边建筑形态和高度。 5、核心景观节点:城市最重要的景观核心区,指长江、汉江两江交汇的特色景观区,即南岸嘴、蛇山、龟山、黄鹤楼、龙王庙构成的形态低谷区域,该区域应进行专项的城市设计以确定建筑形态和高度。 (2)要有利于分期分批推进旧城改造以及新区开发   根据总规,应合理降低旧城区建设强度并适当提高新区的建设强度,以实现人口的有效疏散。   图中,旧城区为改革开放前武汉三镇所形成的城市建成区(具体以1978年现状建成区界线为参照),主要位于二环线以内地区和堤角、古田、关山、青山等外围重点地区。新区主要以后湖居住组团、四新居住组团、南湖居住组团、王家墩商务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 武汉市主城区旧城及新区分布示意图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强度分区的确定 (3)要有利于体现总规的功能分区   总规将主城区划分为中央活动区与若干综合组团。其中中央活动区由滨江活动区、商务中心区、公共服务中心区、行政商务区以及其他职能区组成。强度分区应考虑不同功能分区的建设强度要求的不同。 武汉市主要功能分区及结构示意图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强度分区的确定 (4)要有利于实现总规对强度的分级控制   强度分区应重点考虑与强度研究密切相关的次一级中心区域,包括居住组团、行政办公中心、公共服务 (商业、金融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等,针对控制要求的不同实现分级控制。 武汉市主城区强度空间控制示意图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强度分区的确定 强度分级主要反映强度指标的级差,其确定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及总规确定的强度结构; (2)参考主城区现状强度级别及基准地价分级; (3)依据断裂点分析结果; (4)依据一般情况下各类建筑形态对应的强度分级规律; (5)参考相关城市的强度分级经验。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2、强度分级的确定 3.5 20 18~32 - 3.5 20 12~17 - 2.4 20 10~12(小高层) 高层 3.5 20 33~(超过100米) 超高层 2.2 28 7~9 中高层 1.8 30 4~6 多层 1.2 40 1~3 低层 最大容积率 最大建筑密度 建筑层数 居住建筑形态 2.8-4.8 20~40 7~24(超过24米) 中高层、高层 》=5 《=20 25~(超过100米) 超高层 2.4 40 4~6 多层 1.8 60 1~3 低层 一般容积率 一般建筑密度 建筑层数 公共建筑形态 我们根据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并结合城市中一般建筑形态的建设规律分析,以判断具体地块的普遍建设强度级别。 (4)各类建筑形态对应的强度分级规律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2、强度分级的确定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综合以上五项原则的分析结果,为便于管理,本次强度研究将主城区用地建设强度分为五级予以控制。 (5)相关城市经验 5(都会区分3级) 香港地区 4 广州市 3 福州市 3 厦门市 4 深圳市 6 上海市 用地强度分级 城 市 其他相关城市一般按照三~六级进行控制。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2、强度分级的确定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建设强度研究中,通过武汉市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综合评定,选取了包括“商业服务繁华度、公用设施完备度、基础设施完善度、道路通达度、公交便利度、对外交通便捷度、绿地条件、环境质量、人口密度、商务及行政办公聚集度”等十类影响用地建设强度的因素。 道路通达度 城市空间按每n米×n米,划分为若干均匀分布的点(n>0,根据需要可以任意指定,但是n越小,会使模型运算时间明显加长)。 (三)强度分区区划图的确定 3、强度模型的量化 二、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强度一区建设强度最高,主要涵盖王家墩商务核心区、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用地面积为23.6平方公里,约占强度控制区域面积(401平方公里)的5.9%;   强度二区主要涵盖内环线以内地区以及其他城市腹地,用地面积为53.7平方公里,约占强度控制区域面积的13.4%;   强度三区主要涵盖主城外围各主要居住组团,用地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约占强度控制区域面积的40.3%;   强度四区主要涵盖主城外围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