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发展(老)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 环境的概念 物理学上定义——它是指物体运动 时,通 过的物质空间的场所 生物学上定义——一切有机体生存所必需 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地理学上定义——把它作为围绕人类的自 然现象的总和 环境学上定义——以人类为主体的围绕人 类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即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和文 化条件的总和。 1989年12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定义——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因素,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分类 §1。2 环境意识 定义——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 环境意识的特点 环境意识从它的限制性功能向创造性功能发展 从限制污染行为向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1、传统环境意识强调分析性思维 现代环境意识:综合性思维 2、传统意识强调人类活动是为了主宰和统治自然,主张无限制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现代环境意识是依据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认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即会导致生命维持系统的破坏,因而需要把人类活动限制在某一历史时期生态系统能承受的限度内。 3、环境意识在根本价值观上有重大突破。它主张在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方向,并依据新的价值观放弃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选择新的谋生模式,实现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 环境意识的重要性 1、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们对人与 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 2、环境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基本条件 §1.4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承载力的来源及定义 环境承受人类活动的能力 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包括三个重要方面: 1、环境承载力的内容 2、环境自净能力 3、环境本底值 二、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客观性 2.变动性 3.可控性 三、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分析 计算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关键是寻找发展变量与限制变量的关系,发展变量是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量;限制变量是反映人类活动起支持或限制作用的变量,是反映环境资源条件的变量。 环境承载力可量化指标总中应包括以下几种。 ①自然资源类指标 ②社会条件类指标 ③污染承载能力类指标 §1.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 人类自然观的大转变: 人和自然的关系由朦胧阶段、对立阶段、掠夺阶段到和谐阶段。 由对立到和谐,是人类经过多少世纪摸索和努力,逐步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新阶段。 §1.4.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思想 春秋时齐国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泽草莱,不可以天下王” 西方经济学家马尔萨斯(Ma[thes,1820)、李嘉图(RMardo.1817)和穆勒(M川,1900)等的著作中也是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孔子提倡“天命沦”,认为“天命”不可抗拒; 而老子主张“无为”,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应抱一种消极的态度。 和他们相反,荀子则指出“制天命而用之”.有人定胜天的思想。 (2)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于80年代逐步形成。各种思潮反映了发展与环境认识观。 悲观派 乐观派 悲观派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 : 结论:如果人口和工业按1900一1970年期间趋势发展下去,就无法避免在2100年以前发生“崩溃”。 措施:为避免这种前景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即“经济零增长” 穆勒甲在上个世纪就进行过了,1960年福伊斯特(Forester)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 英国著名生态学家史密斯(G.Smith)在《生存的蓝图》。他认为高度工业化社会的末日在半个多世纪内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张对现存社会发展方向作战略转变。 乐观派 美国赫德森研究所所长卡思(H.Kahn) :1976年发表了《今后200年— 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从长远来观察问题,证明现存的一切重大问题在原则上是可以解决的。 缺陷:在于对当代世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