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五章第三节晚古年代_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要点.pptVIP

16第五章第三节晚古年代_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与早古生代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早古生代繁盛的笔石几乎完全绝灭,三叶虫也大量减少,而珊瑚、腕足、蜓类和菊石大量繁盛并占据了重要位置,它们在生物地层学研究中起着显要作用。 3.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发展及生物区系 晚古生代生物演化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二叠纪末海生生物出现大规模的群集灭绝。有人统计,二叠纪末绝灭的生物科数占60%(T.Schopf,1974),种数减少了96%,被认为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灾变。绝灭的主要生物是蜓类、四射珊瑚、床板珊瑚、三叶虫、笔石、长身贝等。有些生物数量骤减,如具铰合构造的腕足类及海百合等。 古生代末期的绝灭事件导致生物界面貌的重大变革。 二、泥盆纪(Devonian Period) 中国泥盆纪的古地理面貌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柴达木地块与华北板块拼合所形成的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使二者成为一体。 扬子和华夏板块的碰撞形成范围更大的华南板块。以丹凤蛇绿岩为代表的北秦岭洋此时已经闭合,而以勉略蛇绿岩为代表的南秦岭有限小洋盆开始形成。 泥盆纪形成了华北-柴达木和华南板块相隔不远而又独立发展的局面。 (一)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地史特征 加里东运动之后,东南加里东造山带隆升,扬子板块主体上升为陆。因此在泥盆纪初期,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存在残余海槽和滇东一带见到陆相泥盆系与志留系连续过渡外,华南其它地区均为遭受剥蚀的古陆或山地。 1.华南板块泥盆系沉积古地理 华南地区自早泥盆世开始,海侵逐渐由滇、桂向外扩展,尤其在向北东方向最为明显,早泥盆世后期海侵可达湘南一带。中晚泥盆世海侵更加广泛,可达黔中、湘中和赣西一带。早泥盆世后期广西地区开始出现台地(象州型)和台间海槽(南丹型)沉积的分异,这种分异一直持续到晚泥盆世并扩展到湘黔地区。川鄂浅海区中泥盆世也开始海侵,晚泥盆世可能与南北海域相连。下扬子区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其中夹海相层,可能与北侧的海槽沟通。 华南板块大陆边缘,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大陆边缘泥盆系发育良好,二者性质具有显著差别。 (1)西缘——古特提斯多岛洋 华南板块西侧泥盆纪时期已存在古特提斯多岛洋,其主支位于北澜沧江至昌宁-孟连一线。 2.华南板块大陆边缘泥盆纪地史特征 (2)北缘——南秦岭海槽 早古生代末期以丹凤蛇绿岩为代表的北秦岭洋已经闭合,并沿北秦岭形成一东西向的加里东造山带。造山带南侧为前陆盆地形成的陆棚和深水盆地及重力流的碎屑、泥质和碳酸盐沉积。 1.华北-柴达木板块 华北板块内部至今尚无发现泥盆系的记录,因此推论泥盆纪时仍处于剥蚀准平原状态。泥盆纪时柴达木地块和华北板块已经碰撞相连,其间形成的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山前和山间盆地中形成粗碎屑的磨拉石沉积。 (二)华北-柴达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地史概述 南缘青海布尔汉布达一带泥盆系仅见上统,其下部为紫红至灰绿色安山岩和流纹岩、玄武岩夹砂岩和火山角砾岩,上部为紫红色粉砂岩、砂岩及底砾岩。 华北-柴达木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泥盆系以碎屑、碳酸盐沉积为主。 1.塔里木板块 主体在泥盆纪时期已呈古陆状态,根据古地磁资料,该板块当时处于北纬15°左右位置,长轴呈南北向延伸。在板块四周边缘地区有海陆交互和浅海沉积。 2.西伯利亚-蒙古板块南部大陆边缘 新疆北部、内蒙古和兴安岭地区泥盆纪时仍为分隔华北、塔里木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亚洲多岛洋。 (三)中国其他地区泥盆纪地史概述 3.冈瓦纳板块北缘 位于冈马错-丁青一线以南的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为冈瓦纳板块的北部组成部分,泥盆系以稳定的陆棚浅海沉积为主,为冈瓦纳北部大陆边缘的稳定型陆棚沉积。 层控多金属矿床: 泥盆系是我国层控多金属矿床最重要的含矿层位。 铁矿: 主要分布于华南海盆边缘海陆交错部位,以湘鄂赣地区上泥盆统“宁乡式鲕状赤铁矿”最为著名。 锰矿:主要分布于华南“南丹型”沉积区,见于上泥盆统榴江组,以菱锰矿、钙菱锰矿为主。 建材、化工原料: 华南、秦岭地区的中泥盆统,灰岩质地纯,可作为建筑、化工原料。 旅游地质资源 :著名的桂林山水和张家界奇峰峭壁。 (四)、中国泥盆纪矿产资源 三、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 中国石炭纪的古地理面貌是泥盆纪的继续和发展。华北-柴达木和华南板块的相互对峙以及其间的秦岭海槽(小洋盆)继续存在。华南板块东、南缘发生了新的分裂,西缘的古特提斯多岛洋进一步扩张发展。 华北、塔里木和西伯利亚板块间的古亚洲洋内部发生了重要造山运动,导致构造古地理格局的变革。石炭纪是地史上出现冰期、间冰期交替的时代,海平面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