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过程。 2.过程 (1)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____________。 (2)起点:从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传递途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散失:通过__________,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掉。 输入 传递 转化 散失 光合作用 生产者 食物链 食物网 细胞呼吸 热能 (5)过程: (6)特点: ①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也不能___________; 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_____的,传递效率大约为____________; 循环流动 逐级减少 10%~20% 7. 2.特点:_________、反复利用、__________。 全球性 循环流动 4.实例——碳循环 3.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有什么联系? 答案: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③能量 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1.能量流动图解 ①光能入射量=生产者固定量+反射量 ②积累量=同化量―呼吸量 ③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④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⑤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考点 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这一部分最终流入分解者。 考点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金字塔 (1)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金字塔 【典例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各营养级摄入能量,D、E、F分别表示流经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D,B=E,C=F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D/E B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正金字塔形 特点 每一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总量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 各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 每一阶段含义 形状 生物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考点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金字塔 2. 【典例2】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 1 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 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C 1.下列有关如图所示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举一反三】 A.若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成、幼年龄段的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C 2.下图表示 A、B 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 A 和 B 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 能养活 10000 人,则 B至少能养活 500 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 A 中的人比 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举一反三】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碳)循环与能量流动比较 (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或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 的形式进行 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 递形式为有机物。 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大气中 C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宫帅)要点.ppt
- 影片基本点要点.ppt
- 影视广告04第四章—影视广告创意要点.ppt
- 影视金曲2要点.ppt
- 影视剧作的结构要点.ppt
- 影视与旅游要点.ppt
- 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10个因素要点.ppt
- 影响矿井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地质员)要点.ppt
- 药事管理学全套258P要点.ppt
- 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要点.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