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吟咏煤火炕
火 炕,是自古以来北方居家休息睡觉的设施。因火炕连着灶台,做饭时,火的烟气通过火炕,使炕生热。冬天人们睡在火炕上,暖融融,十分惬意,是一种别有一番乐 趣的享受。火炕之制在寒冷的北方不仅十分普遍,而且受到居家的欢迎。当然,火炕有柴火炕与煤火坑之分,在柴薪缺乏的地区,特别是产煤较多、煤价便宜的地 区,烧煤火炕者居多。北京就是普遍使用煤火坑的地区。据《帝京岁时纪胜》一书记载:“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室,取之不竭,最为便利。时当冬日,炕火初燃,直令 寒谷生春,犹胜红炉暖阁,人力极易,所费无多”。《水曹清暇录》中也讲:“燕地苦寒,冬时比户皆卧热炕,西山之煤价不甚昂,颇获利济。”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都有睡煤火炕的经历与体验,因而对煤火炕有着独钟的情感。兴之所至,也就不免吟诗作赋,把煤火炕作为吟咏的题材,因而也就产生了一批吟咏煤火炕的诗作,其中不乏名篇佳作。
提到火炕诗,我们应该首先介绍金代文人赵秉文的《夜卧炕暖》诗。诗共20句,这里仅录与火炕有直接 关系的几句:“京师苦岁寒,桂玉不易求。……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 ……”此诗直白浅显,直截了当地表示了对暖炕的钟爱。诗中讲的是北京的情况,人们不仅为严冬的寒冷所苦,却更为薪柴缺乏与昂贵所苦。然而北京西山地区却盛 产煤炭(富黑瑿),只要有钱是不难买到的。下面诗人集中写到煤火炉与煤火炕:当煤在地炉中烧起来之后,煤火的烟气通过火穴,使得火炕温暖如春(“地炉规玲 珑,火穴通深幽”)。人们在暖和的火炕上可以伸直双腿,舒坦地睡大觉,暖气传遍全身(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舒适,是一种另样的福 份。尽管外边下着大雪,寒冷彻骨,在屋内火炕上的人们却睡得无比香甜,甚至放心地打着呼噜(“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如果没有这样的火炕,肯定人们 不知道要被冻成什么样,说不定蜷曲着身子挨冻呢!这种隐含的对比,就把煤的重要性、火炕的优点,以及人们对火炕的喜爱都跃然于纸上,表达于诗句之中了。作 者赵秉文是金代文学家,河北磁县人,生于1159年,卒于1232年,曾官至礼部尚书。此诗就收录在其所著的《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五。
写得特别有趣而生动的吟咏火炕的诗,是方朔的《暖炕诗》,此诗见于《北平风俗类征》。诗写得较长, 但读后令人回味,且记述异常详细,故全文引录于后:“燕山之寒南所无,十月重袭已拥狐。白日乘风面似割,夜气一肃尤彻肤。欲卧又畏衾似铁,独坐往往依红 炉。主人慰予勿复尔,有炕胡不生火乎?予初恐热且蒸湿,快意不妨图须臾。版炕三尺掘至地,砖门八寸开如窬。石炭布满木炭引,焰一发处光腾舒。覆以石块使之 下,地风盛扇地火嘘。始犹直入响习习,继乃横出烟徐徐。三入三出热已偏,美哉衾枕皆温如。乍探曲躬即可免,再眠□□犹能除。三更转漱略为渴,几次将痰消成 酥。美满饱得双喜乍,一梦不知游华胥”。此诗描写一个初到京师的外地人(可能是南方人),对北京冬天的寒冷十分不习惯,白天冷风割面,夜晚寒气刺骨,想睡 觉怕衾被冷如铁,只好依傍煤炉独坐,真是十分的尴尬。但是主人告诉他,尽管天气很冷,但困难很好解决,你只要把煤火燃烧起来就解决了。在主人的指导帮助 下,地炉点起来了,“石炭布满木炭引,焰一发处光腾舒”。过了一小会儿,火炕就烧热了。“三出三入热已偏,美哉衾枕皆温如”。不论是枕头还是衾被,都是那 样的温暖宜人。这样一来,诗人不仅没有被寒风所冻,反而在暖和如春的火炕上睡个好觉,又做了个好梦,真是舒服极了。他对这样的火炕很感兴趣,喜爱有加。高 兴之余,甚至忘记这是在寒冷的京华(一梦不知游华胥)。作者通过抒发自身真实的感受,写出了火炕的形制、烧用方法和特点、好处。真是表现得活灵活现,把煤 火炕写活了。
历来描写煤火炕的诗实在不少,简直俯拾皆是。这里仅取数例。●元代文人欧阳玄(1274-1358年)有一首渔家傲词,题目是《熏炕》。词中写到:“十月都城家百蓄,霜菘雪韭水芦服。暖炕煤炉香豆熟。......回寒燠,梅花一夜开金屋。”●清嘉庆时佚名《燕台口号》中有一首竹枝词。词中写到:“嵇康饭灶事堪师,土炕烧来暖可知。睡觉也须防炙背,积薪抱火始燃时。”●清道光《问青阁诗集》卷五载有樊彬的一首《土炕》诗:“莫以牙床耀锦茵,聊依炕暖便安身。土阶土俭风犹古,泥壁分材制亦新。”●清代《续都门竹枝词》中记有学秋氏的一首竹枝词:“摇将煤堿作煤球,小户人家热炕头。妇子三冬勤力作,攒花通枣夜无休。”●《北京风俗杂咏》一书中录有褚维垲的一首《燕京杂咏》:“安排衾枕卧无床,土炕家家砌曲房。移置砖炉深夜靠,贯熏煤气当焚香。”当然,与煤火炕有关的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例举。由于这类诗词语句浅白好懂,读者可自解其意。
文人与煤炭 文 / 林两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