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
晴川阁始建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547-1549年),是当时的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倡议兴建的,命名中的“晴川”二字取唐朝大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武汉晴川阁导游词,欢迎欣赏。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着“三楚勝境”之稱的晴川閣。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東對長江,與武昌黄鶴樓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清顺治年間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閣》詩中寫道:“憑欄高倚半江秋,楚國晴川第一樓”。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黄鶴樓、嶽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讚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所以用“楚國晴川第一樓” 冠譽晴川閣是不爲過的。
晴川閣由三大主體建築組成,包括主樓、禹稷行宮和鐵門關。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領略一番這座歷史上與黄鶴樓齊名的古建築群的風采吧。
晴川閣主樓,又稱晴川樓。它始建於明代初年,爲當時漢陽知府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黄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曆曆漢陽樹”中“晴川”二字命名。歷史上晴川閣屢毁屢建。明清兩代,晴川閣先後進行了五次維修,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晴川閣作爲軍事要地,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爲廢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鬥,在戰亂中晴川閣毁於大火。屢毁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後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爲修葺後的晴川閣題寫楹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龜山屢遭重炮轟擊,晴川閣受損嚴重,雖未全毁,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到了1934年,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1983年,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黄鶴樓的同時,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複了晴川閣。閣名是由中國佛協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書。從此,晴川閣與黄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樓閣對峙,交相輝映,成爲江城一大旅游勝景,有“三楚勝境,千古巨觀” 之美譽。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大家可以在此憑欄遠眺,前後龜蛇之巔黄鶴樓、電視塔赫然在目。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其他的景點,此時映入眼簾的是“荆楚雄風”碑,碑上的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荆南觀察使李振義所書。“荆楚”是指古代楚國大地,“雄風”本意是指楚國人的那種英勇頑強,開拓進取的精神。而在這里則主要是讚頌晴川閣依山傍水,居高臨下的磅礴氣勢。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連接龜山的古代城門就是鐵門關。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它背倚龜山,俯控江滸,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其間三國時期的爭戰最爲激烈。據史料載,孫吳軍爲扼守龜山這一軍事要地,依山傍水修築這鐵門關,北可防曹魏南下,西可擋蜀漢東進,其關雄峻險固,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孫權曾先後令陸渙、陸遜、諸葛謹領兵駐守,以抗魏、蜀。從三國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鐵門關經歷多次攻守激戰,聲名日噪,又被稱爲“虎豹關”。唐玄武德年間,漢陽建磚城,鐵門關軍事要隘的作用漸退,逐漸成爲漢陽城對外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而這一歷史遺蹟也成爲人們游覽的場所。鐵門關在明代初期、中期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它的軍事作用日漸削弱,但其文化、旅游、觀賞價值卻隨着時間的推移愈來愈突出和重要。明代末年,鐵門關遭到毁滅性的破壞。當時清兵南攻,明王朝搖搖欲墜,而統治者又迷信風水,輕信鑿斷龍脈便可保江山。因明從 “火”,清從“水”,水能克火,而龍則是水中精靈,要使大明朝不滅,須鑿斷龍脈。於是,他們在武昌蛇山南樓處開山鑿洞,在漢陽龜山鐵門關處毁關挖山,稱之爲“龜斷頸,蛇斷腰”。然而,此擧並未保住大明江山,卻使得一代名關鐵門關毁於一旦,僅剩一段段土基牆座。清代,有人在鐵門關的土基上修建了一座關帝廟。相傳,三國英雄人物關羽曾在龜山東麓長江邊洗過他的赤兔寶馬,故而將此地命名爲洗馬口。到民國初年,由於戰亂,鐵門關僅剩的遺蹟連同廟宇等都一起成爲廢墟。
1990年鐵門關開始複建,於1993年元月竣工。從此,一座氣勢巍峨、雄姿英發的鐵門關又展現在江城人民面前。複建後的鐵門關爲三拱城門形制,與北京天安門城門内拱相比,此處的鐵門關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門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可以說是目前國内最大的,並且比曆代的鐵門關都要宏偉壯觀。關上有二層樓,一層廳内陳列有《三國演義》中人物塑像。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禹碑亭。相傳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這塊石刻被後人稱爲“禹碑”,由於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嶁蜂,故又稱“岣嶁碑”。唐朝時期就有關於禹碑的傳說,當時的大文豪韓愈還爲此賦詩。但是好多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PDCA.pptx VIP
- 安全生产五落实到位规定.doc VIP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VIP
- 罗克韦尔(AB) PowerFlex 750 系列交流变频器编程手册 中文.pdf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CL5 CL3 CL1 V4.0 Reference Manual [中文] 用户手册.pdf
- 外周T细胞淋巴瘤课件.pptx
- 中国电信以太智能专线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专线培训.pdf VIP
- 宣传制作类项目服务方案.docx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