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币银行学(易纲) 第1章 导论 学习目的: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日子了;我们要通过学习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理论来达到能够理解、分析、感悟身边的货币金融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什么是金融? 若央行宣布将要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比如说直接增加投放货币1000亿元。贷款利率会如何?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如何?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如何? 章节安排 第一篇:讨论货币、利率以及资产选择的基本概念。(2、3、4章) 第二篇:研究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5、6、7、8、9章) 第三篇:研究货币的供给、需求及其利率水平的决定。(10、11、12章) 第四篇:讨论货币与经济的关系。(13、14、15章) 第五篇:讨论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6、17、18、19、20章) 第六篇:介绍货币政策。(21、22、23章) 第2章 货币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了解货币的定义和度量;了解货币层次的划分;理解货币的职能;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掌握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计划经济中的票证。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出现与商品交换紧密相连 商品交换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 通过媒介的交换 2.货币产生后,出现了很多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其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的被另一种物品表现出来 即:1只绵羊=2把石斧 (价值)(使用价值)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可有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即: 2把石斧 或1件上衣 1只绵羊 = 或15公斤茶叶 或一定数量的其它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 即: 2把石斧 或1件上衣 或15公斤茶叶 =1只绵羊 或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时(主要是金或银) 即: 2把石斧 或 1件上衣 或15公斤茶叶 =1克黄金 或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 (价值) (使用价值) 2.1 货币的定义与度量 货币的定义 在经济学家看来,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广泛接受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叫货币。 流通中的现金 支票存款 信用卡(使用过程、转账卡(借记卡)) 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 现金与支票的优缺点 现金优点:灵活方便,人人接受。现金在小额的日 常商品交换中成为最理想的支付手段。 缺点:不宜作大额交易。大笔交易都不用现金。 支票优点:具备信誉,解决数钱难的问题。便于监 督,有利于执行经济法规和税收制度。 缺点:难以对个人信誉进行调查。支票未能进 入中国普通家庭。 2.2 货币层次的划分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M2=M1+储蓄存款(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M0=流动中现金 2.3 货币的职能 货币产生后,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即为货币的职能。 主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 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即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三、支付手段 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借贷、上缴税款、发放工资,收取租金等活动中,货币发挥的也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充当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