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阿房宫赋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复习.doc

高考资源网 《阿房宫赋》?学案 学习目的 一、了解杜牧赋体散文的比喻、铺排手法和借古讽今的风格。 二、理解“华、兀、构、缦、霁、杳、逦迤 、纷奢、锱铢、负、庾、举、族”等词语。 三、背诵全文,归纳多义词“夫之、而”的义项。 学法指津 一、本文为课内阅读课文,但文字较深,自读有较大难度,学习时应注意教师提示或讲解。 二、本文在写作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宜、比拟的写法,用韵、不堆砌典故等。 学习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一、解题。 二、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自读第一、二段。 学习步骤 一、解题 1.阿房宫赋 杜牧 2.“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 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 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 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 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 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审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本文为文赋。 3.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分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写这篇赋意在借古讽今,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二、听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第一、二段。 1.补充注音注释。 (l)正音 兀( )骊( )缦( )霁( )椒( ) 冥( )嫔( )媵( )荧( ) (2)注释 蜀山兀(形容词用如动词,这里指树林被砍光了。)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的用法与此相同)。 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 气候不齐(一样)” 梳晓鬟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雷霆乍惊(突然)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 2.自译并就难懂字词句质疑。 3.讨论以下问题:“ 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明确:本文第一段写阿房宫的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 ,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投写时综合运用了 、 、 、 等修辞方法。 举例说明: 四、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一 3.预习第三、四段。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一、自读三、四段。 二、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风格。 学习步骤 一、自查背诵。 二、自读第三、四段。 1. 补充注音注释。 (1)正音 槛( )呕哑( )妍( ) (2)注释。 秦爱纷奢(豪华) 直栏横槛(栏杆) 可怜(可惜)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用作意动,以之为鉴。) 2.口译第三、四段,然后讨论这两段的内容、写法。 3.讨论写法 第三段由上文的 转入 (表达方式),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上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