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屋面部分
一).屋面坡向
1.1屋面雨排水口留置、坡度及水篦子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排水要求, 排水方向清晰、坡度明显、排水口处排水顺畅,无积水现象。
1.2屋面坡度符合设计,结构找坡≥3%,材料找坡宜为2%;檐沟、天沟≥1%,沟底水落差≤200mm。
二).屋面防水层
2.1防水卷材的铺设、搭接、压接、坡度和立面卷材收头高度及细部构造做法。
防水层与基层粘贴牢固、结合严密、无滑移、无空鼓、无渗漏。
2.2铺贴方法压接顺序正确,搭接牢固、接缝通顺,收口严密、泛水高度符合要求(墙、柱、跺等不小于250mm,管不小于300mm)。粘贴牢固、无滑移、翘边、起泡(鼓)、皱折、开裂等缺陷。
2.3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5~20mm,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
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
找平层分类适用的基层厚度(mm)技术要求水泥砂浆整体现浇砼板15-201:2.5水泥砂浆整体材料保温层20-25细石砼装配式砼板30-35C20砼,宜加钢筋网片板状材料保温层C20砼
2.4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且应整齐平顺。找平层圆弧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找平层圆弧半径(mm)
卷 材 种 类圆 弧 半 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20
2.5 卷材防水层铺贴顺序和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材防水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
2).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檐沟、天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
3).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5防水卷材接缝应采用搭接缝,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卷材搭接宽度(mm)
卷 材 类 别搭 接 宽 度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胶粘剂80胶粘带50单缝焊60,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25双缝焊80,有效焊接宽度10*2+空腔宽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粘剂100自粘80
2.6 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的距离应适中,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沥青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应随刮随滚铺,并应展平压实);
3).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结料为度,溢出的改性沥青胶结料宽度宜为8mm,并宜均匀顺直;当接缝处的卷材上有矿物粒或片料时,应用火焰烘烤及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
4).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5).热熔和接缝处理
(1)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溢出的改性沥青宽度以8mm左右并均匀顺直为宜。当接缝处的卷材有铝箔或矿物粒(片)料时,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
(2)卷材铺帖应弹线,做到接缝平整严密、缝宽一致,纵向及隔档接缝一条线。
3.屋面保护层
3.1不上人屋面
1面排水的坡度和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颗粒保护层铺撒均匀,粘结牢固,无粉沫。铺设人造草坪应均匀平整、固结良好、防风吹落。
颗粒、片状、涂料保护层嵌粘(喷、刷)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落(起皮、爆皮)现象。洁净无污染。
3.2卷材或涂膜防水层上应设保护层。
1刚性保护层
1.1、屋面排水的坡度和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地砖块材的平整度、坡度、排水孔和变形缝做法应符合要求,纵横缝顺直,嵌缝密实无污染。
1.2、刚性保护层预留分格缝及嵌填应符合规范要求。
砼保护层节点收口严密、精细美观。面层牢固、平整,色泽一致,表面无起砂、空鼓、裂缝。分格缝填充材料符合要求、宽度一致、平整、顺直。披水无裂、平整、外观整齐。洁净无污染。
1.3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或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缝内宜填塞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应密封材料嵌填。
1.4 采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2。
1.5采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宽度宜为10-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4.变形缝、出气管(跺)
导则4.2.5 高低屋面上的排水(雨水咀处)应有防冲措施(水簸萁)。伸出屋面排水通气管道不允许晃动,当设计无要求时,伸出屋面700mm,有女儿墙应高出女儿墙上沿200mm,并有固定措施;上人屋面通气管道应高出屋面2000m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当采用U-PVC管时,应加防晃套管,并有防渗漏措施,透气帽安装齐全,多根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