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内…………○…………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试卷第 =page 6 6页,总 =sectionpages 7 7页
试卷第 =page 7 7页,总 =sectionpages 7 7页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了剪辫令,目的是( )
A、减少梳头的麻烦 B、为了整洁美观
C、衡量其是否革命 D、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4.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5.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 )
A.摆脱了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
C.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D.改变了社会性质
6.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7.某班学生收集了下边三幅照片,分别是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请根据他们生平的共同点,为该学生拟定一个研究主题
A.追求民主的引路人 B.近代化开端拓荒者
C.君主立宪的倡导者 D.民主革命的首倡者
8.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变化,说明革命党人( )
①摈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排斥其他少数民族
③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④视中华民族为一个整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八年级(5)班同学要在暑假进行红色旅游,他们选好的目标是:两栋房子(****),一条船(红船),两个名城(南昌.延安),一座山(井冈山).你认为这两栋房子可能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④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11.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