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系教授简介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传凡(ChuanFan Ding),1962年生,复旦大学博士。自90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州卫生部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博士后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研究员。03年应聘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孔继烈(Jilie Kong)?1964年1993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聘为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6-1998分别在美国肯州路易威尔大学和康州州立大学博士后。1999年起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2001 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973“子课题、基金委重点及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及上海市科委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研究领域及兴趣包括功能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生物分子光电化学分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芯片微分析系统、中草药及海洋药物分析(Wenning Wang),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位。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兼职PI。1995年12月-1996年3月于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2月-2003年8月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及计算生物学,主要包括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和细胞极性的分子及结构基础,膜蛋白的构像变化动力学及生物功能等。王韵华(Yunhua Wang)?1953年生。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 1997年晋升为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6年4月起任教授。主讲《普通化学》以及《化学综合实验》等课程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顺铂类无机抗癌药物研究,金属蛋白性质、结构、功能间关系研究。乔明华(Minghua Qiao),2000年获复旦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于1997-1999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表面化学实验室联合培养。曾参加“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曾主持“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企业合作项目(中石化总公司及上海焦化集团等)。承担霍英东青年优选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子课题等。研究领域: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上的选择加氢;生物质分子的催化重整制氢;猝冷金属催化剂上的费托合成反应;非晶态合金与微孔、介孔分子筛的组装及催化性能等。刘宝红(Baohong Liu)?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于复旦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2005年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2006年于Perpignan大学访问交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微流控芯片、蛋白质组分析新技术
刘智攀(Zhipan Liu)?1976年生。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理论化学2003至200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表面化学组做博士后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已完成和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金属表面催化、华伟明(Weiming Hua),1969年生。1997年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同年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4月至2002年1月在法国Louis Pasteur大学化学系Jean Sommer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1997年起任复旦大学化学系讲师,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起任硕士生导师,2008年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内协作项目等课题,并参与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研究方向为多相催化,研究兴趣包括:酸碱催化,丙烷CO2脱氢制丙烯,乙苯CO2脱氢制苯乙烯环境催化甲醇烯烃化制丙烯CO2的利用。余承忠(Chengzhong Yu)?1969年出生 2002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任复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余绍宁(ShaoNing Yu)?男,教授,1964年生。专业方向:化学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物理。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复旦大学应用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科院应用物理所无机化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任海军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2004年美国德州大学博士后,2004-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2006-2007,耶鲁大学访问教授。研究兴趣:用物理方法研究蛋白质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
文档评论(0)